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比价“破7”,美国财政部“气势汹汹”紧接着就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一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甚至不符合美国自己设置的量化标准,这一不负责任且自毁国际信誉的行为,给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增添了新的障碍,让全球金融市场更加动荡。同一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声明: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
“破7”属于正常的市场波动,之所以大家如此关注,更多是因为是个整数关口而已。自2008年初至2019年8月,欧元、英镑、加元与美元汇率均贬值20%以上;新兴经济体中,印度、南非、墨西哥三国较美元贬值40%以上;资源依赖型国家,俄罗斯、土耳其较美元贬值61.23%和71.25%。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仅贬值了3%左右。而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势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
相比于单一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用“有效汇率”来衡量人民币更加科学,有效汇率指数(Effective Exchange Rate,EER)是选取一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将各双边汇率按照贸易往来的比重加权计算生成的指数,能更充分、客观反映一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调整各国相对价格水平变动影响 ,进 一 步 得 到 实 际 有 效 汇 率指 数(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REER)。目前主流的国际机构(如国际清算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和一些中央银行(如欧洲中央银行、美联储等)都在定期发布基于国家层面的实际有效汇率。
2018年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总计占贸易总额的66%,前三位的欧盟、美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三者加总占比40%,日本、韩国、德国与澳大利亚合计占比也达20%,俄罗斯、巴西与印度贸易额也将近1000亿美元。从贸易权重的角度可以发现,美国占比也并不占绝对多数,在国际贸易伙伴多元化的今天,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情况,以及其相对变化与国内其它经济指标的关系。
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是特朗普宣布对3000亿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不确定所引发的市场波动,是美国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带来的系列反应。伴随中国继续坚定扩大开放的决心,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将会继续扩大,汇率弹性将会继续增强。
耿 强邬嘉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