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凭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凭安信用)重磅发布了《双十一期间网络购物信用监测报告(2019)》,这是凭安信用自2015年首次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后,连续第五年针对双十一期间的网络商品交易行为开展大数据监测工作,并将监测内容形成报告,报呈国家相关监管部门。
为规范网络零售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做好2019年度双十一期间网络促销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凭安信用开展2019年双十一期间网络促销活动大数据监测工作,重点针对2019年双十一期间网络促销活动期间各主要电商平台的价格诚信、质量诚信和售后服务诚信等相关承诺兑现情况进行数据跟踪和测评分析,对各主要电商平台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情况进行总结,对暴露的失信问题和实施整改建议进行梳理,并就相关案例和统计数据形成《双十一期间网络购物信用监测报告(2019)》。
本次报告范围覆盖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等在内的278家电商平台,研究维度涵盖商品类别、商品价格、消费人群、消费地域、促销商品价格诚信、商品宣传语合规性、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合规经营等多项内容。
此次《监测报告》共监测五大类九小类的数据,2019年双十一期间,总计有2466.98万件促销商品出现了先涨后降的现象,占促销商品总量的4.63%;
其他监测类别由于商品数量巨大,采取从全部商品中随机抽取50万件商品作为监测样本。抽样数据显示:
涉嫌使用“极限广告用语”的商品数量为2831件;
涉嫌“虚假宣传”的商品数量为3786件;
涉嫌“数据引用缺乏依据”的商品数量为1257件;
涉嫌“诱导消费者”的商品数量为1687件
涉嫌违反《合同法》的商品数量为1746件;
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商品数量为2649件;
涉嫌未展示专利证书的商品数量为637件;
涉嫌销售含敏感词商品行为的商品数量为486件。
双十一经过十一年的发展,已经变成一年一度的消费者与商家的狂欢节。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其汹涌流量和庞大的单日成交量显示了老百姓较强的消费意愿和较高的消费能力。在2019年双十一期间网络购物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电商平台呈现多元化态势;高质量消费成为主驱动力,消费者的需求从单纯的追求便宜到品质优先、享受型购物;直播电商成为潮流新趋势,品牌直播已成为电商主流的新型商业模式。
2019双十一期间与2018年对比,整体表现出向好的趋势,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从多个方面对电子商务经营者诚信经营提出了相应要求,同时对电商平台对数据利用提出了更加规范的条款。特别是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因其技术优势、用户数量、对相关行业的控制能力以及其他经营者对该电子商务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等因素而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消费者权益日益得到保障。
此次《监测报告》中,凭安信用利用大数据进行信用消费监测,用“互联网+信用”的方式解决电子商务领域问题,旨在充分发挥专业化信用服务机构在电商智慧信用监管中的积极作用,协助政府共同做好服务与监管工作。
凭安信用是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备案的征信机构,长期致力于可信互联网业务创新,依托信用大数据中心和融合人工智能的数据智能分析平台,致力于推进互联网信用行为数据与网络市场监督管理的融合。深耕智慧信用监管领域多年,凭安信用以强大的信用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能力为基础,以框架式围绕用户价值提供系统化、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支撑。针对政府面临的网络主体数量大、信息变化快、失信违规行为判别难等监管挑战,推出了网络交易平台智慧信用监管、互联网广告智慧信用监管、网络餐饮智慧信用监管、在线旅游智慧信用监管、互联网文化智慧信用监管等服务,旨在助力政府监管效能提升,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