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可以变化,技术可以创新,但是做企业的基本原理却还在那里。2021年,我们充满了期待,做企业还要像过去一样遵循规律,用过去成功的、经过验证的道理做企业至关重要。我常想的三个常理就是务实主义、专业主义和长期主义。”
2020年12月31日下午,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在参加2021企业家新年大课发表演讲时做出上述表述。
要务实 有工法
在宋志平看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能够快速崛起,中国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取决于中国人的务实精神。“摸着石头过河”是务实主义,“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也是务实主义。
宋志平表示,做企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探索,逐渐找到规律,不能靠高谈阔论。高谈阔论没用,最根本的是企业要做出好的产品,提供好的服务,最后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他看来,做事情还要从点滴细微处做起。“30年前我做北新建材厂长的时候,最初是从要求大家做好打扫卫生这样最基础的管理开始的,因为如果企业连打扫卫生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做好产品呢?其实,这不仅是打扫卫生的事情,而是我们做事情要从点点滴滴、细微处做起的一种务实精神。”
宋志平还要求企业家对企业经营数字倒背如流,对经营的KPI要倒背如流。在创新方面,则要踏踏实实,心无旁骛。宋志平说:“我们要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仰望星空的事还是让天文学家去做吧。企业家的任务是创新并创造财富,创新必须要有效、有目的,且要规避风险。”
宋志平尤为重视企业的方法论,他在中国建材做了一些“武功秘笈”,包括八大工法、六星企业、三精管理、格子化管控、五有干部等等。他让每个职工都掌握这些方法,反复修练,把企业做好。
在务实方面,宋志平还谈到“四个聚焦”,即聚焦战略、聚焦经营、聚焦资本、聚焦现金流。“做企业要认真选择好‘做什么’,要有经营效益,要积极对接资本,同时还要追求有现金流的利润。”
要专业 不盲目扩张
宋志平认为,出了问题的上市公司多是偏离主业,而非专业主义者。
“做建材和国药的时候,建材只做建材,国药只做药,没有敢越雷池一步。因为我知道,离开专业我们可能知道得有限,不能总听人讲故事,那些讲故事的人大多是业余的,他们的故事也只是科普水平,我们还是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专业做好。”宋志平说道,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讲,还是要专业化,只有少部分企业可以做多元化。
宋志平比较欣赏德国赫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