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业主业 央企“瘦身健体”提速

2021-01-07 13:42

  作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的重要措施,2021年中央企业将进一步突出实业主业,“瘦身健体”提速。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国资委计划对中央企业主业管理进一步调整,实施更为科学的战略调控办法,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同时,还将实行专项行动,集中抓好“两非两资”剥离处置工作。加快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抓好无效资产、低效资产处置,清理无实质性股权关系的挂靠经营。下大力气清退“空转”“走单”、与主业无关、占资多、效益低的贸易业务,对融资性贸易(企业间以贸易为名进行资金拆借或融资)“零容忍”。

  在这一要求下,目前众多中央企业已列出清单,明确时间表。业内人士建议,在引导中央企业加快剥离“两非两资”的同时,要继续深化推进专业化整合和战略重组,并且加强竞争性央企资金利用效率效益考核。

  压减发展质量不高的三级工程公司47户;将涉煤企业整体划转中煤集团,并在全公司“非主业相关业务”专项治理工作中,剥离重组60余户非主业企业;累计压减规模小、效益差的非施工板块法人企业205户……结合产业调整,中国中铁2016年以来累计压减法人企业377户,压减比例达34.9%,安置职工1.3万人。

  “此举节约管理费用5.1亿元,回收和吸引资金93.2亿元,有效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中国中铁副总裁任鸿鹏介绍说,2019年公司制定了用三年时间再压减不少于150户,压减比例不低于15%的任务目标。

  这并不是个例。2020年,国资委将重新厘定中央企业主责主业提上日程,提出央企要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的“两非”剥离,抓好无效资产、低效资产的“两资”处置,组织清理长期不分红甚至亏损的参股股权,清理未出资、不控制却冠以中央企业名号的“冒牌央企”,清理多年处于清算状态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企业。

  高压态势下,中央企业“两非”剥离、“两资”处置步伐持续加快。2020年8月10日,国家电网迈出了彻底退出房地产领域的关键性一步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