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箭在弦上:29省份推进 企业费率降至16%

2021-01-08 20:2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年1月1日起,湖北、浙江2省同时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基金全省统收统支。截至记者发稿时,共有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业已实现或出台了养老保险基金全省统筹的方案,为“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国统筹打下了基础。

  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之于政府与参保人而言意义重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省级统筹将有效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质量,缓解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并减少省内财政的风险;同时还将提升养老保险制度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参保人在省内任意地方参保的效果是一样的,这就会促进畅通省内人口流动,有利于省内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完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整理各省人社厅发布的公开数据后发现,广东、辽宁、湖北三省根据省内各市工资水平差异,将省内划分为多片区制定不同费基;而广东、浙江、厦门等原先企业费率低于16%的地区,仍需过渡期来拔高筹资水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层次统筹,率先要统一制度。要统一地区之间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率以及参保人待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4月发布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各省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应圈定在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至300%区间内,并将各省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统一调整至16%。

  截至2020年,我国养老金水平已实现16连涨,但各地的定额调整及挂钩调整幅度仍不尽相同,在统筹待遇计发方面,仍未有相关制度出台。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