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正加快推进“两区”建设,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新发展格局。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重要致辞强调,为更好发挥北京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的引领作用,将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北京市委、市政府以首善标准积极推进“两区”建设,努力打造改革开放的“首都样板”,不断积累扩大开放的新优势。“两区”建设半年来,北京新增1100多个入库项目。
北京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务院出台的支持北京“两区”建设的两个文件涉及251项政策措施,已经落地140余项。这些政策中有12项是全国首创或首批实施,包括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试点、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试点、私募股权投资份额转让试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等。
服务业占北京市GDP的比重超过8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5年前,国家将北京列为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唯一城市。5年来,北京推出了400多项举措,其中25项经验案例向全国推广。在试点的基础上,此次进一步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北京在服务业开放方面的引领作用。同时,北京自贸试验区特点也非常鲜明:突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服务业竞争优势明显。
北京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是按照行业推进开放的,可以理解成纵向的;自贸试验区建设是按照区域打造开放集成的高地,是按照横向推进的。推进“两区”建设可以横纵结合、条块结合。
据介绍,北京“两区”建设主要从3个维度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