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税收大数据:帮助宏观经济决策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2021-04-12 20:36

  激活宝贵的数据资源,帮助宏观经济决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走近和了解税收大数据(深度观察)

  一张薄薄的增值税发票,蕴藏着经济运行的万千气象。

  企业有生产就有销售,有销售就要开具增值税发票,一张张发票记录下企业经营的宝贵数据,这些各行各业的数据汇聚起来,反映出中国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

  可别小看这些税收数据。企业经营好不好、产业链条通不通、经济发展是否有活力,通过税收大数据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用活用好税收大数据,既能帮助宏观经济决策,也能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近日,记者深入一家化肥生产企业、一条熔喷料产业链、一个税务局采访,看“活”起来的税收大数据如何服务经济发展。

  一家企业的故事:

  172万元退税款送上门

  “我们忘记申请留抵退税,税务部门主动提醒,比企业还了解企业”

  2021年2月18日,大年初七。

  早上8点,在安徽阜阳市颍州区临泉路356号的办公大楼5层,国家税务总局阜阳市颍州区税务局干部李岩岩正和同事们对电脑上的税收大数据进行“体检”。

  提取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数据、与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申请纳税人名单比对……再熟悉不过的操作流程,李岩岩几下就弄好了。很快,电脑显示出几家可能存在“异常”情况的企业。

  “咦?这个文胜生物工程公司,不是在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里吗,怎么没有申请退税?”因为定期进行数据分析,李岩岩早就对当地重点企业烂熟于心。

  发现“异常”的他立刻去隔壁办公室找税收管理员储大志,作为文胜公司的联系人,储大志对这家企业十分了解。“文胜公司怕是忘记申请了,咱们下午赶紧去一趟。”储大志说。

  彼时,在文胜公司的智能配肥车间里,3条生产线轰鸣运转。新厂区刚投入使用,产能充分释放,订单量也成倍增长,原料却“亮了红灯”。

  “买原料,得用钱啊。” 在厂区财务办公室里,文胜公司财务总监徐光正在和财务人员一起紧急开会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