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所有游戏都关了学生们都会学习吗?

2020-06-17 15:58

  斗蝈蝈,斗蛐蛐,从十二三岁斗到四五十岁,死了拿蝈蝈葫芦陪葬的事情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城了,你都看见一群四五十岁的贵族子弟抱着蝈蝈葫芦逃跑。

  领下来的钱家里天天吃粗粮,也要匀出钱来,养黄雀。老舍的作品里说过,听鸟叫唤一声,都忘了自己快饿死了。

  当时没网吧,可他们能泡茶馆从早到晚十二小时,戏园子和酒店更是兴盛的惊人。

  兴盛到当时曹操的儿子曹植这一级别的人物,为斗鸡这件高端娱乐活动写过诗赋。

  这是上层人的娱乐形式,你只跻身上流社会,常常的能看见一群四五十岁的达官贵人聚众斗鸡,斗鸡之后意犹未尽,开始蹲地上弹弹珠。

  流行双陆碁————扔骰子的,类似于大富翁的一种娱乐。后来也叫双六、升官图。

  列子的书里有记载,当时达官贵人经常聚众玩升官图,一宿一宿的玩。玩的嗨到惊跑了门外的动物。这也算是最早的包夜开黑了吧?

  还有往杯子里扔筷子,是每次宴会必备的高端娱乐活动。只有身份够高的人才能参加,一玩一天。

  各朝各代甚至各个年代,都有娱乐形式。而当你不想学习的时候,盯着墙幻想,都是一样充满吸引力的娱乐活动。

  无论好到什么程度的社会,只要这个社会本身缺乏“快乐”这项,那都不可能是善意的社会。

  不是没有完全杜绝了游戏的国家:朝鲜、伊朗、中东地区的不少国家都是如此。可我可没看见这些国家人才涌现,国富民强。

  反倒是游戏尺度非常大的国家有不少,个个都能挤进发达国家行列。不要说自己国家人才涌现了,连咱们培养的人才也削尖了脑袋往那边跑,为了混个国籍连脸都能不要,不反手捅培养自己的祖国一刀已经是善人了,而不少人已经这么干了。

  因为人吃苦是为了提升自我,不是为了吃一辈子苦。短暂的停止娱乐是为了以后有能力更好的娱乐,不是彻底告别娱乐。

  然后,另一个问题就自然浮现了: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游戏开放尺度都比中国大,可怎么游戏就对中国学生们破坏力这么大?

  南方某国(忘了哪个了)啥都没有,就槟榔多。结果全国人嗑槟榔居然上瘾,以至于国家得出台法律禁止槟榔销售。

  当社会整体风尚严肃,缺乏娱乐形式,导致学生缺乏放松和快乐时,独一的娱乐形式对人的吸引力就越大。

  所以真禁了游戏,我更相信他们会去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至于学习?那是排在跟小学生弹弹珠后面的。

  更新:有人对战国有没有升官图做出反应,首先歪题了……但本着知乎精神,我翻了翻原文文字。发现自己写的确实不严谨。列子上的原文如下:

  《列子·说符》:“ 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钱帛无量,财货无訾,登高楼,临大路,设乐陈酒,击博楼上。” 张湛 注:“击,打也,如今双陆碁也。

  确实是没有升官图的,所以向大家致歉。战国玩的是相同模式,扔骰子走格的双陆碁(双六棋)。整体上是一种比大富翁和升官图娱乐性更低的存在,而这在当时是主流游戏。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