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顺序要看的书:记述性质的历史书

2020-05-16 23:38

  一句话,研究中国历史需要看很多很多书,而不是几本;顺序是由简而繁、自易而难的顺序。

  中,有叙述性质的书,这类书以记述为主,议论不多。朱绍侯等的《中国古代史》是大学历史系本科指定的教材,想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就应该先通读。其次,中国通史类的书也要看看,但不是那种冠名为“上下五千年”的著作,或者是“X朝那些事”的那些书,而是像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或者剑桥中国通史,讲谈社中国通史之类的记述性质的著作。

  ,这是较早初的历史史实的缘起。比如二十四史,就是中国历史的最初记载,很多事件都保留其中,是读完今人记述性质的历史著作后应该要读的。正史二十四史部头很大,穷一人之力恐怕很长时间才能读完,但是至少亲自读完一部,我建议读《三国志》。《三国志》部头不大,中华书局版就薄薄的五册,文字叙述简洁不难懂,是读正史的入门之作,建议读完今人所著通史后读一读古人所著的通史——正史,特别是入门的《三国志》。

  史书有时候只是描述了事实,告诉后人历史时期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希望从中获得历史教训,甚至是了解其前因后果,那么我们就需要进行研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历史研究也难为无史料之研究。没有史料,历史研究就无法展开。因此,在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就要看史料了,史料就是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资料,其特征就是原始性,有助于研究者做出来好饭。

  就拿明清史而言,今人著作就是指研究明清历史的各个教授学者的论文和著作,史料就是指的实录和档案。研究戊戌变法的话,就要看历史学界已有的研究戊戌变法的书籍和论文,就要进一步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去查找相关的档案资料。

  总之,由简而繁,由易而难的顺序读书是没有错的,这就叫做厚积薄发。只是这并不是简单地读寥寥几本书就可以完成的。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想做历史研究,就老老实实多读书,多积累,多写文章。

  历史研究是很精细的作业,我只是才疏学浅的谈论,还需要读到这篇文字的人在评论里互相切磋切磋,共同进步。

  荐:发原创得奖金,“原创奖励计划”来了!个图电子书用心读,有奖征文邀你分享!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