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齐鲁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2020-07-24 15:58

  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团队协作意识强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32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15人,助教1人,博士11人,硕士13人,在读博士3人。硕博学位的教师占比91%。兼职硕士生导师3人。柔性引进北京大学历史学专家1人,外聘山东省齐鲁名师12人,山东省博物馆、龙山博物馆、山东地质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等专家8人。1人为教育部特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库专家、山东省人民政府督学。

  刘德增,历史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齐鲁文化、民俗学、移民史等研究。齐鲁师范学院副校长、兼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副主委,政协第十届山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等。

  齐健,齐鲁师范学院教授(三级),主要从事历史教育、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系教育部特聘第二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历史学)专家库专家,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暨副理事长,第二、三届山东省人民政府督学,以及兼任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导师等。

  赵世瑜,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雅学者、博士生导师。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首批培养人选、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1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及民俗学史。主要著述有《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多种。兼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教育部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

  3人荣获校级优秀教师,3人荣获校级最美教师,1人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人在第六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荣获三等奖,4人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11人在历届校级教学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先后主持参与课题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厅局级项目41项,服务乡村振兴等项目8项;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主编、参与出版著作和教材17部,并获得多项国家、省级荣誉。

  学院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能力范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为抓手,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骄人成绩。

  学院建有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各专业实践基地,先后组织学生在北京、南京、洛阳、西安、秦皇岛、北戴河、济南、淄博、青州、枣庄、曲阜、泰山等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在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我院被评为学风建设先进单位,2019年学生党支部被评为全省高校样板建设单位。

  良好的学风,成就学生全面发展。他们创办院刊《史界》,成立“三字书屋”“教学研习社”“师道学堂”等各种学习社团,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2部。成为学生成长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省级以上的比赛中,学生连年创获佳绩。连续两年在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全省论语大会二等奖,国学达人赛季军,全国汉画像石解说大赛三等奖,在全国高校GIS国赛中荣获三等奖,全省挑战杯大学生竞赛三等奖,获得“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一等奖,“鲁南制药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青年摄影大赛”三等奖,“2019年大学生新媒体大赛”优秀奖,在“全省第二季百度青葵计划自媒体写作大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2020年在山东省历史学会主办的全省大学生历史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7名。在山东省文旅厅主办的“薪火永相传让文物讲好中国故事”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好成绩。

  获全省论语大会二等奖,国学达人赛季军,全国汉画像石解说大赛三等奖,在全国高校GIS国赛中荣获三等奖。

  此外,我院学生还获得“鲁南制药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青年摄影大赛”三等奖,“2019年大学生新媒体大赛”优秀奖等众多奖项。

  截至2020年,学生考取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省内外名校的硕士生。15级历史班考研录取率为33.3%,16级历史班考研录取率为41.1%。

  以面向山东省基础教育为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理念、文化底蕴和教育情怀;拥有扎实的历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掌握历史教育理论和历史教学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以及专业自主发展能力,能够胜任基础教育及相关教育部门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历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硕博学位占92%,兼职硕士生导师2人。特聘北京大学历史学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6人、文博专家2人。1人荣获山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二等奖,4人荣获优秀辅导教师一等奖,2人荣获优秀辅导教师二等奖,3人荣获优秀辅导教师三等奖。在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项目,编撰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等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目前,教师们在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的带领指导下,依托山东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田野调查,进行地区社会史、经济史、口述史、民俗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本专业面向山东省基础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理念、文化底蕴和教育情怀,拥有扎实的历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掌握历史教育理论和历史教学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以及专业自主发展能力,能够在基础教育及相关教育部门从事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区域骨干教师。

  历史学专业在多年的办学中形成了“文化涵育、强技重能、田野实践”的办学特色,逐步建立起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教学能力为重心、以齐鲁文化为根基、以田野实践为途径“四位一体”的师范生培养体系。

  历史学专业主要开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史学概论、考古学概论、人类学概论、田野调查方法、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技能等专业课程。

  历史学专业毕业生,通过事业编、教师编等考试,走上基础教育等工作岗位并成为骨干教师。同时,通过硕士生考试继续深造者逐年增多,分别考入国内各地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暨南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省内外多所名校攻读研究生,在128名毕业生中,有49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上线%以上,专业方向覆盖了中国史、世界史、历史教育、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个专业领域。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演化过程的学科,主要包括四个研究领域:即以地质、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海洋等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地理学;以人口、经济、城市、交通、文化、旅游等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地理学;以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地理信息科学;以地理教育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地理教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科教学。

  地理科学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8人,外聘山东省教学名师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4 人,助教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 3人,在读博士 2 人,硕士、博士比例达100% 。依托乡村旅游规划研究院、地理与旅游研究所、地理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教师团队开展旅游规划、地理教育、地表环境监测、地理信息数据挖掘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参与各级课题项目27 项,发表论文47篇,出版著作和教材7部,获奖13项。

  本专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具有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掌握地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地理专业技能和素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地理创新精神,掌握遥感和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能够胜任中小学地理教学及资源开发、区域规划等地理相关领域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地理科学专业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地理教师教育为特色,倡导实施课程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依托资源调查与开发、旅游规划、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地理教学研究等相关课题,培育了“齐鲁e农”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团队,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地球概论、地图学、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植物地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技能、教育学、心理学。

  就业方向: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中小学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还可以从事地方国土、环境、旅游、遥感、测绘等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工作。

  深造方向: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环境评价与规划、生态修复与保护等自然地理学专业;区域规划、旅游规划与开发、土地资源与管理等人文地理学专业;GIS设计与开发、地理空间与地理过程模拟、遥感技术与图像处理等方向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课程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研究、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向的学科教学(地理)。

  本专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熟悉教育法规,具有良好的教师专业素养,掌握旅游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从事具有从事中小学研学教育、中等学校旅游管理教学、开展教育研究以及承担教育管理基本能力的人才,能够胜任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管理与服务工作。

  该专业共有专任教师5人,双肩挑教师2人,兼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1人,助教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硕士学位1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00%。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既具有较完备的专业教学理论结构,又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学术科研方面,主要围绕旅游管理与旅游教育开展研究,教师近几年先后主持参与课题研究项目23项,其中国家课题项目4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0项,横向联合项目9项,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5篇,出版著作和教材9部,并获得多项国家、省级荣誉,是一支业务素质高、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团队协作意识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针对旅游专业师资主要来自未经师范教育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缺乏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普遍现状,该专业充分发挥我校师范教育优势,结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近20年教育教学经验,为山东省中小学研学教育、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旅游企业培养既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又懂教育教学规律的师资,是我校“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充分体现和具体实践。

  管理学、旅游学、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旅游资源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酒店经营管理、景区经营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研学教育、旅游资源与开发。

  能够胜任中小学研学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相关专业的教学及管理工作、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其它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并可以参加国内外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或提供机会赴国外从事旅游相关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门类。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熟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旅游业及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工作,胜任各类旅游饭店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的服务性岗位、中基层管理岗位以及旅行社的导游和计调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专业技。

  突出外语教学,将外语教学贯穿在整个大学阶段,在加强学生英语教学,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重视小语种教学,为学生开设二外,为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和考取外语导游证打下了坚实基础。该专业学习氛围好,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强,每年几乎90%以上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最高达到升学人数占报考人数的95%,并且去年有近10%的学生赴日本、韩国等国攻读研究生。

  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管理学基础、基础会计学、饭店管理概论、饭店餐饮管理、饭店前厅与客房服务、旅游英语、旅游日语、酒店情景英语、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公共礼仪、电子商务等。

  能够胜任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并可以参加专升本考试继续升入本科深造,或通过自学本科考试,取得本科学历,参加国内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并提供机会赴国外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或读研深造。

  社会工作专业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专业活动。通过专业培养使学生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备集社工理念,掌握专业方法及实务技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核心能力,服务民生的中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目前该专业共有教师11人(专任教师5人,非专任教师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90%。任课教师均毕业于省内外著名高校,获得“社会工作师”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3人。近年来,专业教师承担教研科研项目省部级及以上6项,厅局级及以上15项,校级7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和价值,掌握扎实的社会工作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较熟练的社会调研能力与实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在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部门、工青妇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建设与管理、社会服务等社会工作操作与评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实务性是社会工作专业最突出的特色。围绕社区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两大专业方向,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旨在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问题分析能力、社会工作实践能力与社会综合管理能力,培养具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实践等多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社会工作是我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学校社会工作以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优势视角,需要取向,潜能挖掘为理念,在促进学生学业的建设方面,学生基本权益的保护方面,学生问题行为的预防及身心障碍的治疗方面,偏差行为的矫正及资源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

  本科: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行政、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评估、学校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等。

  专科: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行政、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社会政策、社会调查方法与实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学校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等。

  本科:就业面向民政、司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共青团、工会、妇联等部门及相关服务机构,社区、中小学校、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工作室、敬老院、福利院、家庭服务中心、婚姻家庭咨询机构以及各类NGO组织。本科毕业生,即可获得考取“全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助理社工师)”的资格;学业深造方面,可以考取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专业以及公共管理类的硕士研究生。

  专科:社会工作就业主要面向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等社会服务领域,涉及社区、福利保障、公共卫生、学校教育、司法矫治、就业服务和企事业单位等主要领域。专科毕业后,可以参加山东省专升本统一考试,同时对于专科在读期间获得自考本科毕业证的同学,可以直接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本专业是齐鲁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和山东智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旅游管理专业(新媒体方向)校企联合培养项目。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研发和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具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掌握新媒体相关技术手段和方法,掌握现代旅游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运用新媒体策划、设计和运营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的培养模式为“2+1”(文理兼招),学生入校后,前两年在齐鲁师范学院就读,第三年在企业方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进行实训实习,保证学生就业合格率不低于85%。

  本专业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教学环节,注重项目制教学、深化以赛促学。引入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百度百家号等新媒体行业平台进校园;2017至2019年,本专业同学先后取得“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一等奖、“鲁南制药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青年摄影大赛”三等奖、第二季百度青葵计划省级一等奖,二等奖等骄人成绩。与百度百家号合作,孵化出多位旅游达人。

  以旅游新媒体专业需求为导向,课程根据行业热点实时更新。主要开设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基础会计学、旅游英语、旅游日语、旅行社管理、公共礼仪、新媒体导论、社会化网站设计与实施、社会化媒体设计与实施、短视频策划与剪辑、旅游新媒体广告策划与设计等及实训课程。

  旅游管理(新媒体方向)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由企业方提供就业推荐服务,就业快,福利待遇与同期同等学历学生相比,有突出的优势。就业方向涵盖新媒体策划与运营、新媒体编辑、园区景区导游、景区文秘、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旅游记者、旅游类网站推广、短视频策划与运营等领域。

  该专业学生还可参加专升本考试继续升入本科深造,或通过自学本科考试,取得本科学历,参加国内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并提供机会赴国外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或读研深造。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