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2020-08-22 13:00

  3、隋朝统一的原因:①自西晋末年以来,地方经济得到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人民渴望统一;②南方经济也有发展,缩小与北方的差距;③隋朝建立后国力强大,而南方陈朝统治腐朽。

  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610年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1、措施: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房谋杜断”人名)

  2、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原因:①重用人才(姚崇);②整顿吏治,下方中央优秀官吏到地方任职,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提倡节俭,不用奢侈物品

  2、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使经济继续发展,史称“开元之治”。

  2、手工业: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②陶瓷业:越窑青瓷、刑窑白瓷和唐三彩

  3、商业:①唐朝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②“长安百万家”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而有真才实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却得不到做官的机会。

  2、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科举制开始诞生。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

  4、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一、唐朝在今天x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1、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641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三、唐玄宗封回纥(维吾尔族)首领怀仁可汗,封靺鞨族(满族)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彝族、白族)首领云南王。

  一、唐朝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①唐朝繁盛先进,激起了各国的向往;②唐朝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③发达的交通,便利了中国与各国的交往。

  2、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①仿效唐朝进行政治改革;②参考汉字,创制日本文字;③在社会生活习俗方面学习中国。

  3、唐玄宗年间,鉴线次努力东渡日本获得成功,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文化交流:①新罗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②新罗引入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③新罗音乐传入中国。

  四、玄奘西游: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他著《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x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1、隋唐之际,雕版印刷品发明,唐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唐朝时,药王孙思邈著《千金方》。

  2、盛唐诗人李白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诗歌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3、唐由盛到衰的诗人杜甫,人称“诗圣”,代表作“三吏”,“三别”,诗歌特点: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4、中唐诗人白居易:代表作是《秦中吟》、《新乐府》,特点是: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③柳公权,代表作是《玄秘塔碑》,特点是方折峻丽,骨力劲健,自成“柳体”。

  4唐朝的画家:①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人物身形兼备,代表作《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②唐朝吴道子,人称“画圣”,他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二、敦煌莫高窟:大部分洞穴是隋唐时期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