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2021-04-07 13:19

  最近,三星堆遗址“梅开二度”,又一次惊艳天下。1986年,三星堆发掘两个“祭祀坑”,青铜神树、大立人、纵目大面具等珍贵文物,令世人瞩目。2019年三星堆新发掘6个坑,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引起了网民们的考古“狂欢”,成为“热搜顶流”。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西南部,也有一处遗址正在进行新的发掘,这就是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的西周燕都遗址——我国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重要的诸侯国燕国的早期都城所在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发现了西周古城、高等级墓葬、宫殿建筑区、手工业作坊遗存等,出土了堇鼎、克盉、克罍、伯矩鬲等青铜器,将北京的建城史上溯至3000多年前,成为北京地区可追溯到的最早的城市文明的源头。1988年,琉璃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开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对琉璃河遗址进行了新一轮考古工作,首次发现结构清晰、内涵丰富的成规模夯土建筑基址等,为我们研究早期国家治理水平和等级制度提供了新的材料。出土的炭化植物种子包括了粟、黍、小麦、大豆、大麦,反映出先民以粟、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无论是三星堆遗址,还是西周燕都遗址,都只是辉煌博大的中华文明遗存之冰山一角。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00年来的考古历程,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阐释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为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和文化追求普遍提升,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越来越高。考古既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社会政治意义。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在西周燕都遗址考研新成果发布的同时,《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2020年-2035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保护区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从7.1平方公里增至11.6平方公里,并考虑建设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火”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