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子种文化《侨史讲堂》进校园

2021-04-09 14:04

  为了弘扬侨乡历史文化,打造侨乡青少年博物馆教育精品项目,认真落实《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件,积极响应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号召的2021年江门市“结对子,种文化”文化进基层活动,江门市博物馆立足侨乡特色资源,开展《侨史讲堂》特色馆校教育项目,将博物馆资源送进校园。

  2021年4月1日下午,《侨史讲堂》第一课走进紫茶小学。本期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侨乡文化(美食篇)》《世界遗产篇》《红色基因篇》《海上丝绸之路篇》,旨在让青少年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侨乡历史文化。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美食不仅能够丰富味蕾,还包含了地区特性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性。讲堂的第一步就是把侨乡美食介绍给同学们。

  《侨乡文化(美食篇)》在江门三区四市中每个区域都抽选一种食物进行介绍,不仅要美味,还得具有代表性,它们有的是自唐朝而来,有的深深扎根于民众生活,也有从异乡而来却成为五邑人无法割舍的技艺,更有的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从美食看五邑,也许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让人垂涎三尺的滋味,更有来自对美味背后的根源探究。

  乡的美食受人喜爱,侨乡的建筑同样令人倾心。在侨史讲堂第二篇中,小余老师向各位同学介绍了五邑地区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古村落”以及多座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侨乡建筑。

  同学们认真地听讲,踊跃地举手分享心得,与老师互动,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尤其是到了提问环节,同学们虽然年纪小,对本地历史却已有较深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建筑的作用,中西元素结合风格的形成原因等问题都能回答得头头是道。可见平时在学习生活中对侨乡文化有进行拓展学习和积累。

  侨乡的美食、侨乡的风土人情与侨乡的独特历史滋养了侨乡人的红色基因。侨史讲堂第三篇中,小张老师介绍了点缀在侨乡大地、流淌着红色基因的五大红色旅游景点及其背后的故事。

  同学们年纪虽小,对侨乡红色历史的了解却绝对不浅,老师的讲述更是拓宽了他们对近代五邑侨乡那段红色抗争史的认识。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更是积极举手、踊跃发言,不甘落人后地展示自己对于侨乡红色历史文化的了解。

  历史可以说是打开看世界的窗口。要了解一座城市,那首先要了解这座城市背后的历史,它的发展史。随后,博物馆社教人员带来了关于江门历史的分享。

  江门位于广东的中南部沿海地区,是一座因海而生的城市。社教人员通过江门的名片——中国侨都、岭南儒城、启超故里、滨海绿城的介绍,让同学对于自己成长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江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台山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航经区域。

  台山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传说和遗物。这些传说被人们不断演绎,不断流传,承载着地方社会的历史记忆,积淀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一部分。

  近代以来,包括五邑华侨在内的广大先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使用者、推动者、践行者和发展者,重要的是他们将海外的文化带回国内,带回家乡,并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面貌,为世人留下了开平碉楼、五邑银信、近代华侨建筑等珍贵的历史记忆。

  江门五邑被誉为中国侨都,侨乡人民与海外亲人之间有割不断的纽带,无论身在何处,家乡始终是侨乡人心中的牵挂,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侨乡人不断传承并发扬着奋斗拼搏、爱国爱乡的侨乡精神。江门市博物馆将《侨史讲堂》带进校园,旨在向广大青少年传达侨乡之美,讲好侨乡故事,弘扬侨乡精神。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