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暑期“三下乡”活动赴商丘市睢县支教纪实:爱自海大,启梦乡村

2019-08-19 17:33

“在河南的某个角落,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闪亮霓虹,亦无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可他们呼吸着喧嚣中最为干净纯粹的气息,守护着他们心中最美的梦。”

image.png

(图为队员在学校门前合影)

7月25号至8月9号,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文新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八名学生组成的“星火支教团”赴睢县匡城乡方楼村小学进行了三下乡支教活动。本次支教得到中国海洋大学团委认可的同时,被睢县高层机关干部高度赞扬。

为弘扬作为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宣传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包容开阔的校风,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工作重心的重中之重,试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志愿者在自己的专业技能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给方楼村的孩子们带去丰富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发掘艺术上的潜能,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帮助树立崇高的理想,采取“班有班主任,课有课组长”的教学管理方式,本着以语数英为主体,多种兴趣课程共同发展的理念,开设了心理课、海洋科学课、手工课等兴趣培养课程。

image.png

(图为上课情景——美术)

“有哥哥姐姐给我们上趣味课和拓展活动,哪怕每天上学都很开心,这个暑假一点都不孤单。”

image.png

​(图为上课情景——音乐)

“老师,你们以后还会来看我们吗?”

通过8月3号8月4号为期两天的调研发现,方楼小学的大部分同学都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缺失父母的关爱,对此,志愿者们临时开会决定,各班主任及时上网学习关于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在班会课上进行心理小游戏来从侧面为孩子们排忧解难。与此同时,志愿者们不得不想到这种社会趋势为儿童带来的压力与爱的缺乏,家长外出打工换来财富的同时,丢掉的可是钱也买不来的爱与亲情。看似与现代化社会格格不入的乡村偏远地区,却又和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国家的根本也是民族的脊梁,脱贫攻坚的路上注定是艰难困苦的,暂时的经济可以靠流动人口创造,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起来,首先不能轻视的就是教育,少年强则国强,要始终记住回归乡村,不忘本,不忘恩,达到振兴乡村的初步规划。

image.png

(图为家访情景)

通过14天的自身支教体验以及收到的多份调查结果,志愿者针对当今大学生短期支教中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们的一些想法,并形成了一份调研报告。针对大学生志愿者教学经验不足、缺乏实践等问题,志愿者强调了重视提前调研这一过程,这有助于大学生强化支教意识,明确对方需求,完善准备工作。而针对支教经费缺乏、支教内容不规范、支教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认为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来对大学支教队进行统一管理,有助于大学生短期支教向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样的组织一方面有助于构建短期支教长效服务的体系,实现短期支教长效化,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志愿者的专业选拔、培训和管理,使其具备支教素质。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星火支教团所有队员对于大学生短期支教都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大学生短期支教的亲历者,今后也会持续关注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发展。

第一次穿越黄田,走上讲台,只为一份诺言;第一次采访分析,日夜写作,因为一种执着。季夏,骄阳似火,恰似那颗怀揣着青春与梦想的心在灼热的燃烧着,激情的跳动着,也正像星火支教团一样。别看这星星之火,微不足道,可它终究会成为燎原之焰阿。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