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非遗之美”——吴立主的“曜变”人生

2019-12-12 17:31

【编者按】本文刊登于《东方收藏》(2019年8月),文/奚边。图文整理/《发现非遗之美》主编姚泽民。

2019年8月《东方收藏》(封面作品:吴立主《曜变平安瓶》)

吴立主,1959年生于建阳,建阳区第三批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陶瓷类高级工艺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国际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品牌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自幼对建盏兴趣浓厚,经过多年的学习及研究,对建盏的烧制技艺已经有了独特的见解与认识,坚持艺术源于生活,注重人、自然、社会与艺术的融合,作品在各评比大赛中获得金银铜奖。

【 本期人物】吴立主

 

建盏的魅力,在于朴素的材料在炉火中呈现变幻的色彩,“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对建盏这种魅力最好的概括。而当代建窑制作艺人们,所追求的莫过于在一千三百度的炉火中找到自己心中最美的色彩。

吴立主《曜变建盏》

当代建盏的复兴,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对建窑遗址的保护性挖掘,而1981年面世的“仿宋代兔毫建盏”是现代恢复建盏烧制技艺研究成功的第一只建盏,也为当代建盏的复兴拉开了帷幕。烧制的技艺的恢复,只是我们探寻先人文化奥秘迈出的第一步,而当代建窑建盏的兴起离不开当代建盏艺人们的进一步探索与努力,尤其是老一辈的烧盏师傅们,他们在不断的制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为后来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年近花甲的吴立主正是其中佼佼者。

《龙鳞纹》束口盏 吴立主作

1987年开始从事建盏烧制创作,三十二年的实践、积累,吴立主在建盏烧制创作领域成绩斐然。尤其是2015年“龙鳞纹建盏”与“曜变建盏”,两款建盏的陆续面世,若惊石入水,在建盏爱好者及同行业人士中激起一波浪潮,这是当代建窑第一次有人成功烧制出“曜变”类建盏。欣赏吴立主的曜变建盏之作,釉里自然浮现着大小不一的斑点,斑点四周闪耀着天蓝等彩色光晕,色彩随着光线的强弱变幻,宛若宇宙星空苍穹浩瀚,变化多端,精美绝伦。

《龙鳞纹》束口盏 吴立主作

吴立主不善言辞,但在与他交谈中,他毫不吝啬自己对建盏的喜爱。他说:“建盏的美,是含蓄的,它不张扬,却让你能反复回味;建盏的美是天成的,它是土与火相结合的艺术,每只建盏都不一样,它是窑变的结果;建盏的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不仅斑纹多变,色彩多样,还有很强的立体感,令人百看不厌。‘兔毫’‘油滴’‘鹧鸪斑’‘灰贝’‘茶末绿’‘柿红’‘曜变’,美不胜收。其中,‘曜变’是最高级别,是烧盏人梦寐以求的殿堂。”

《曜变》束口盏 吴立主作

喜爱建盏,或者对建盏有所了解的人一定都熟悉“曜变建盏”的大名,有人说“南宋时期的曜变天目,光环的颜色会变幻不定,妖异瑰奇得不像是人间之物”。凝视一只精致的曜变天目盏,恍如一片星空,繁星点点,神秘莫测……令人心潮起伏。在过去,一睹“曜变天目盏”真容并不容易,大多时候只能通过图片“远程”感受曜变的魅力,这常常让吴立主心有遗憾。当听闻杭州发现“半只”曜变残器,吴立主第一时间托朋友联系,求得近距离欣赏,而这种美“几乎让我窒息”,吴立主回忆时这样说。而在那时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它(曜变)烧制出来。

《曜变》束口盏(局部) 吴立主作

经过反复的研究、实践,吴立主发现了油滴盏和曜变盏的区别,他说:“‘油滴’是点状的结晶,而‘曜变’是在外围结晶,并带着彩色光环。”因为有对比,有发现,有分析,有实践,有想法,在经历数千只盏试验,吴立主终于成功地烧出了他心目中的“曜变建盏”。这不仅是吴立主三十多年烧盏经验不断累积产生的“质变”,也是“窑神”对吴立主四十年“沉迷”建盏的褒奖。

吴立主曜变建盏作品(局部)

四十年前,福建省考古队来到吴立主的家乡,准备对建窑遗址进行专业的保护性发掘,揭开八百年前建窑建盏风靡一时的奥秘。当时吴立主还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小伙,机灵懂事的他也被生产队长带上,参与到考古发掘的外围工作中,帮忙清理窑址周围待挖掘区域的杂草、小树与窑砖。到考古工作的中期,晚上吴立主也会主动帮忙清洗发掘出来的建盏残片,他经常一边洗一边问,在这个过程不仅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建窑的历史知识也见识了大量的建盏残片。当时发掘的是建窑芦花坪遗址,而芦花坪遗址是后井、池中建窑遗址群中品质、品相最好的窑口,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的建盏,也让吴立主大开眼界,逐渐爱上了这些含蓄、深邃的瓷器。

《蓝油滴》束口盏 吴立主作

从此开始,吴立主对建盏的爱“一发不可收拾”,每每从田间地头走过他都会留意那些散落的瓷片。那时对建盏文化价值的认识不如今天,乡亲们有时嫌弃散落的残片妨碍耕作往往丢弃到一旁,而吴立主却如获至宝,细心收集后带回家里清理干净,仔细端详、欣赏,并与在考古队帮工学来的知识相互印证,有时一看就是大半天,常常为此错过了饭点,有时也因为落下了手里的农活而引来父母的责骂,便是如此吴立主依然乐此不疲。在把玩老瓷片的过程中,吴立主揣摩残片原本的器型尝试对不错的瓷片进行修复。经过多次的失败和摸索,吴立主的“修复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效果,修复过的地方与原本的器型完美契合,也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完整的建盏之美。

《天彩》束口盏 吴立主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立主对建盏的热情越发高涨,他不再满足于对老瓷片的修复,在这份热情的驱动下,1987年吴立主在自己家中立起了他的第一座窑炉。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建盏烧制技艺刚刚复原的时期,关于建盏烧成技术的文献有限,且当时只烧制出兔毫斑纹,至于鹧鸪、油滴斑纹的烧制还是一个空白。为此,他还走访、拜会了很多曾经参与建盏烧盏技艺复原的老艺人,并从上海买来相关设备,釉矿与草木灰的比例也是经过了数百次的试验。经历了近一年的不断尝试,吴立主初步掌握了兔毫、油滴、鹧鸪斑、铁锈斑、茶末绿、柿红等传统建盏斑纹的烧制技法。

吴立主在研究建盏烧制技艺

2012年,吴立主建立起了他的新厂房,他开始正式有规模性地烧制建盏。吴立主烧制的建盏器型古朴、大方,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都得益于他在最初“玩瓷片”以及残片修复过程中对宋代建盏器型的熟悉。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吴立主也不拘泥于旧制。他说,“建盏是一种茶具,是用来喝茶的,不仅要好用也要符合当代人对茶器的审美。现代烧盏技术与设备比过去先进,我们也有了更多尝试和创作的空间。”吴立主在传统建盏器型、釉色的基础上也不断创新,在“曜变”建盏问世之前,吴立主就烧制出“银油滴”“金油滴”“黑底白斑盏”“蛇皮纹盏”“金丝挂葫芦盏”“雪花滴盏”釉色,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

吴立主建盏作品

如今,年近花甲的吴立主在建盏烧制领域享誉颇丰,其龙鳞纹建盏在第七届礼品工艺展览会展评选金奖,油滴建盏在第九届中国国际文化展览会暨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荣获优秀作品金奖,曜变系建盏在2016上海国际陶瓷艺术博览会中获得白玉兰陶瓷艺术金奖。而他本人也于2017年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8年工作室被授予“技能大师工作室”。

吴立主《曜变平安瓶》

肩负盛誉,但吴立主最得意的还是培养了数十位优秀的徒弟,其中不少也已经是建盏行业中翘楚。对此,吴立主说:“在过去,建阳当地的师傅们都不肯把烧制建盏的技术告诉给别人,为了学烧建盏我只能到处走访,不停地问不断地看然后回来自己琢磨。当然,建盏要更好地发展,这个技艺应该传承下去,所以我就决定我来教。”而看着自己的学徒们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甚至部分弟子的烧制技术更是青出于蓝,吴老很欣慰。

吴立主曜变建盏(局部)

对于未来,吴立主表示自己一方面将潜心研究,让曜变系产品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将烧盏手艺向更多人传承下去。这正是老一辈手艺人的匠心与坚持,在技艺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默默耕耘。

著名文化学者吴欢(右一)与《发现非遗之美》主编姚泽民(左一)

——【吴立主获奖情况】——

1977年协助建窑考古队对建窑的科学发掘

2000年期间自主研烧出兔毫、油滴

2015年创烧代表作:龙鳞纹斑纹、曜变盏

2015年荣获第九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金奖

2015年荣获第七届西安礼品工艺品金奖

2015年荣获首届上海虹桥古玩城展示会传承奖铜奖

2016年荣获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

2016荣荣获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十大名窑”金奖

2016年获得国际工艺美术大师荣誉证书

2016年获得工艺美术师证书

2017年被授予建盏文化产业师傅基地

2017年被授予福建品牌茶具企业

2017年获得陶瓷工艺师一级证书

2017年被授予重质量 守信誉 福建省质量文化促进会会员单位

2017年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7年被评为陶瓷类高级工艺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2017年第一届建阳建盏拍卖会上12.5口径矅变束口盏,以15万8成交

2018年工作室被授予“技能大师工作室”(享受国家补贴)

吴立主获奖证书

吴立主获奖证书

吴立主获奖证书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