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记邵阳市大祥区滑石小学覃红梅老师

2019-07-23 09:59

“以事业为重,用心灵育人”是覃红梅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从踏入讲台的第一天起,她就立下了“当圆丁培育百花,做黄牛无私奉献”的誓言,在那一方黑板前,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着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

微信图片_20190723100415.jpg

一、做学校的好教师

覃红梅老师自参加工作三十年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班主任及年级组长工作,她一直以“做一名好老师”为追求目标,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工作,以“勤奋钻研、不断探索”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把根深深地扎在第一线的教育教学土壤中。

在教学实践中,覃红梅老师深深地懂得:一个良好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素质修养,用自己的行为、思想、语言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始终坚持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服从领导安排,维护学校领导的权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工作纪律,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她工作中团结同志,以大局为重,从不因个人的一点小事而影响工作。她深知育人先正己的道理,懂得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她经常阅读像《新世纪教师素养》等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创新》等适应新课程改革等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发展中提升自我,努力使自己不被新时期浪潮所淹没,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

为了适应新世纪教育工作的需要,覃红梅老师还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使命,勤学不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她利用业余时间进修,自学大学课程,1995年专科毕业,2005年又进修大学本科文凭。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她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以弥补自己知识面的不足。在教学中,她认真钻研、吃透教材,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在工作中,她充分发挥自己作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领同科老师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同时,她认真做好培训工作,与学校语文老师们一起开展教学研究,磨课、上课、研究课题,先后指导青年教师执教多节评优课、研讨课、选拔课。她先后指导十多名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等比赛,均获部、省、市、区一等奖,其中徒弟朱丹老师已经成长为区骨干教师。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名师的引导作用,耐心细致地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教研,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研究水平、敬业精神、指导能力和科研成果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她负责的教研组被区教育局评为“优秀教研组”。

二、做学生的好导师

覃红梅老师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加强文明礼貌教育,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她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孩子。由于她特别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得到同行的认可和学生家长的好评,学生的集体观念不断增强,道德素养不断提高。

覃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她利用《守则》和《规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班纪校规,爱护公物,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学习勤奋刻苦,按时完成作业,

不旷课不早退;穿着大方、干净、得体,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按时佩戴红领巾,升旗时恭敬端庄;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乐于助人……

覃红梅老师抓礼仪教育,创文明班风。她常常利用周会课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鼓励学生争取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形成良好的讲文明班风。学生的巨大转变,换来家长的啧啧称赞:“我们的孩子懂事了!”“我们的孩子变得有礼貌了!”“还是覃老师指导有方呀!”……

平时,覃老师在班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她始终坚持“德育首位”的教学原则,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经常利用班会、队会、座谈会、报刊杂志等诸多途径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雷锋在我身边”、“清明节扫墓”、“环境小卫士”等,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习如何做人,比口头宣讲更有实际效果。

因为覃红梅老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很到位,所以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淳正、团结向上,富有朝气。

三、做孩子的引路人

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覃红梅老师就担任班主任工作,她不仅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还常常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工作中她意识到做学生的导师还远远不够,当孩子迷茫时还要做他们的引路人,引领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因此,在工作中覃老师坚持榜样示范,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从不放弃一个孩子,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贯穿始终,公平对待每一件小事,细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搞好班级的每一次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中快乐成长,在成长中愉快学习。

在学生管理方面,覃老师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只是你还没有发现而已,他从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曾经有个孩子非常叛逆,犯错了家长非骂即打,“孩子不听话,他爸往死里打,孩子离家出走了,我真不知怎么办才好?”孩子妈妈哭诉着。了解这些情况后,覃老师劝说家长多陪伴孩子,尽量不用家暴;同时,覃老师不断找这个学生谈心,特长、兴趣、爱好、理想等样样都谈,师生距离拉近了,学生也慢慢地改变了,一些不良习惯少了,课堂上遵守纪律,听课认真,学习成绩也明显的提高,学期末学生带着成绩单回到家里,家长还不敢相信,以为是孩子自己改了成绩,又要打孩子,这时学生给她打求助电话,得到证实后,他的家长激动地一遍又一遍重复地说着“谢谢!”

对于班级管理,覃老师总结出一套智慧型管理办法,她所带的班级年年被评为“双文明班级”、“书香班级”......美誉多多。

记得她曾经带过一个 “鼎鼎有名”的孩子,二年级上学期就学会了上网。为了上网吧,敢把自己家好好的电器卖给收破烂的,下半学期逃学二十多天,还经常和别人打架,在校园里也是“英名远扬”。家长无奈,只好听之任之。她曾经在孩子逃学后多少次四处奔找,多少次打电话联系他的父母,甚至登门催促麻木的家长快去寻找......听到外面刮着呼呼的北风,想着这孩子不知又跑到了哪里,她有多少个夜晚难以入睡,辗转反侧中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放弃?不放弃?终于,她选择了不放弃,决不放弃!无论从一名教师的责任来说,还是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她都认为没理由放弃,虽然那个孩子一次次食言、一次次令她失望,但毕竟他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个暂时迷失自我的孩子。

记不清多少次的单独补课,多少次的课间交流,进步时的鼓励话语说了多少,又用了多少时间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记不得和对他已丧失希望的妈妈自费电话打了多少,又有多少次促膝谈心直至眼睛发红,频频点头......覃红梅老师一直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终于,孩子逃课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学习成绩进步了,覃老师发自内心的高兴。是啊,他再不是个迷失自我的孩子了,他和普通学生一样懂得进取、要求上进了。

四、做孩子的好母亲

“爱生如儿女,尊师像兄妹”这是家长、教师的评价。翻开覃老师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有哪个孩子没有父母,哪个孩子家庭特殊,哪个孩子身体有病,哪个孩子离学校远,哪个孩子家庭困难……孩子病了,她买药送医;孩子没吃早饭,她给买饭;孩子的衣服、鞋子坏了,她都想办法解决。

她认为“对学生要有一种爱心,多一分耐心,给学生一点信心”,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家长,要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爱,当学生有困难时,她总是尽心尽力地关心并帮助解决。

这里有一个孩子叫朵花,出生在一个父母都残疾的家庭,由于生活所逼,母亲悄悄离家出走,剩下朵花和爸爸相依为命,生活苦不堪言。朵花幼小的心灵哪经得起这种变故,从此沉默寡言。作为班主任的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多次陪朵花上下学,走近她的内心,日久天长,她们就无话不谈,无事不一同担当,不知何时开始,朵花就叫她“老师姐姐”。

无独有偶,又一个不幸的孩子走进了覃老师的生活。1997年,湘印机厂一名临时工的儿子来到她班读书。小孩叫杨海威 ,因小时候被开水烫伤而面部毁容。对于小海威来说,心灵的伤害远远比脸部的伤痛更加深远。走路侧面躲闪,行如疾风,坐下双手遮面,默不作声。询问和他住得近的同学才知道,因海威受伤,威爸爸责怪威妈,威妈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再也未回。小海威就在奶奶的照顾下长大读书,作为班主任的她,不仅给他生活上的支助,还给他精神上的鼓励。她跟他讲海伦的故事,张海迪的故事,让身残志坚这个信念根植在他的心中。后来,海威家人还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学校,再后来,海威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来看老师了。

班里有一个学生,父母离异后,跟父亲一同生活。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孩子行为怪异,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点小事就向同学大打出手。看到这一切,覃老师没有因她违犯纪律而训斥、挖苦她,而是以母亲般的爱心关心她、爱护她。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早晨,覃老师在教室里见到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衬衣,小脸冻得煞白,不停地哆嗦的他,感到一阵揪心的痛。覃老师急忙脱下自己的绒衣给这个孩子披上。这个倔强的孩子轻轻说了声:“我不冷。”了解到因为他爸昨晚没回家,他没能进家门,在邻居家借宿一夜时,覃老师急忙领他去吃饭。和父母的漠视对比,老师的悉心关爱使得这个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

面对这个可怜的孩子,覃红梅老师感觉到仅仅给她物质资助、心灵辅导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让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她把孩子领回自己家,同时想方设法联系他的爸爸、妈妈,要求他们关心这个孩子,给孩子应有的爱。在她再三劝说下,这个孩子终于住进了疼爱他的妈妈家里,得到了温暖的这个孩子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性格开朗活泼起来,能严格要求自己了,学习也努力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教苑这块沃土上,覃红梅老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累累硕果,她所带的班级成绩在学校以及区市多次质量测查中,名列榜首。她的工作也得到领导、教师和家长的认可。她曾先后被评为“邵阳县先进工作者者”、“大祥区十佳教师”、“大祥区优秀教师”、“大祥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湖南省优秀中队辅导员”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覃红梅老师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陈旭/吴汉璋)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