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07年下半年中外民俗自学考试大纲

2020-08-14 12:18

  《中外民俗自学考试大纲》课程是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选题面宽,涵盖了旅游基础理论、旅游经济、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等几个方面,比较系统、全面的反映了当代国内外旅游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成果,适应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需要。该课程注重基本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性,内容丰富,充分考虑到本科教育层次的要求和特点,具有较强的使用性和针对性。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是:使自学应考者更深刻的了解中外的构成和特点,掌握中外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民俗知识,能够发现各民族之间的特点和联系,有针对性地掌握和运用,丰富学生的知识。

  本章学习应了解旅游和民俗的基本概念,熟悉民俗与旅游的基本关系,以及认识知晓客源地民俗在旅游接待中的重要性。

  从游客的立场上说,旅游是一种活动、一个过程,也就是离开自己惯常居住的环境到异地他乡旅行、逗留的全过程。

  民俗就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行为和思想的习惯性事象。

  要站在旅游接待者的立场上,从接待国内旅游者和接待入境旅游者的要求来考虑介绍的对象和内容,而不是从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去考虑。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汉族的源流与分布,熟悉汉族的宗教和世俗信仰,以及掌握汉族的服饰、饮食、社交、节日民俗。

  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汉语的主要方言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等七大方言。

  汉族产生的完全意义上的宗教是道教。出家信徒男称为道士,女称为道姑、女冠;不出家信徒称为火居道士、俗家道士等。

  汉族世俗信仰崇拜的宗教神主要有佛教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和道教的玉皇大帝、八仙等。汉族世俗信仰还有:鬼灵崇拜、祖先崇拜、圣贤崇拜。

  满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语言、宗教信仰、服饰、饮食特点、社交礼仪、传统节日。

  识记:满族的束装紧袖、靰鞡、旗鞋、发式;朝鲜族的短衣长裙、波沈、白衣民族。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蒙古族、藏族的源流和分布,熟悉其特点,以及掌握其主要民俗。

  蒙古族传统民族服饰为大襟长袍(俗称蒙古袍)、腰带(蒙古语为“布斯”)和高筒皮靴(俗称蒙古靴)。蒙古袍、蒙古靴、帽子为蒙古族服饰的主要部分,坎肩、腰带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构件。坎肩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特有的服饰。

  蒙古族饮食大致有茶食、粮食、奶食和肉食四类。茶食分为淡茶、奶茶、酥油茶和油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源流和分布,熟悉其特点并掌握其主要民俗。

  哈萨克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部分地区则保留了萨满教和祖先崇拜。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壮族、黎族、侗族、畲族的源流和分布,熟悉其特点并掌握其主要民俗。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苗族、土家族、瑶族、布依族的源流和分布,熟悉其特点并掌握其主要民俗。

  识记:龙船节、赶秋坡、苗年、赶歌节、吃新节、芦笙节、爬坡节、四月八;赶年、调年会;盘王节;牛王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彝族、傣族、白族、哈尼族的源流和分布,熟悉其特点,并掌握其主要民俗。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英语诸民族的构成,熟悉其不同特点,并掌握其风俗习惯。

  性格是指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上稳定的个性特征。民族是由若干个人组成的社会整体,民族性格是本民族大多数人在思维方式、生活态度、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共同特征。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拉丁语族诸民族的构成,熟悉其不同特点并掌握其风俗习惯。

  1.在文化上具有深深的民族自豪感。2.酷爱文物。3.热情好客。4.时间观念不很强。5.恋家。

  1.浪漫多于严谨。2.享受胜于奋斗。3.富有“骑士风度”。4.酷爱花卉。

  法国人的姓名较为复杂。特点:1.姓很多,名很少。2.男女有别。3.姓名很长且复名复姓多。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日耳曼语族诸民族的构成,熟悉其不同特点,并掌握其风俗习惯。

  荷兰人:1.性格开朗,外向而热情,开放而不守旧,易于接近和交往;2.自信;3.有守时的良好习惯。

  共性:1.特别热爱大自然;2.性情温和外表冷漠;3.做事严谨准时;4.心态平和无忧无虑。

  差异:1.瑞典人显得特别清高;2.挪威人显的特得意;3.丹麦人显得较热情;4.芬兰人以女权充分而著称。

  识记:德国、奥地利人的特点;荷兰人的特点;北欧人的共性和特性;各国旗帜。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东欧诸民族的构成,熟悉其不同特点,并掌握其风俗习惯。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教诸民族的构成,熟悉其不同特点,并掌握其风俗习惯。

  通过学习本章,了解佛教、印度教诸民族的构成,熟悉其不同特点并掌握其风俗习惯。

  1.强烈的民族自尊心。2.强烈的拼搏精神。3.良好的伦理道德精神。4.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1.虔诚信佛。2.对皇室的尊敬。3.礼让、和蔼。4.擅长歌舞。著名的民族舞蹈有长甲舞、蜡烛舞等。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进而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为了使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了。明确考核目标,是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以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次、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认识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事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简单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分析和解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历史问题。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制试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综合应用:是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释比较复杂的问题,是高层次的要求。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本课程涉及国内外各主要民族的传统民俗和文化知识,知识范围广泛,各章节之间联系性较强,应该学会融会贯通。

  2.注重总结提高,课程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有分析比较,对比记忆才能有较大的提高,不能片面的掌握某一种民族文化或民俗知识。要把握各民族知识、传统文化之间的规律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总结提高。

  3.注重多种学科知识的吸取与日常相关知识的积累。各民族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全面记忆而不分析总结,容易使记忆的知识杂乱无章,只有不断总结,并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和运用,才能使该课程的知识内容转化成个人的知识能力。对于广大应考生来讲,从事的职业有可能千差万别,但这一课目既有使用的一面,比如从事旅游工作,又有一定的文化阅历修养,丰富人生。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重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只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得,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吐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命题工作是自学考试标准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学考试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环节,命题工作的质量决定着自学考试的考试质量,从而既与自学考试为国家建设选拔人才的质量密切相关,由于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1.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核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核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例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在不同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各种体型的具体形式可参照本大纲附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题尾括号内)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题尾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