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李加纳教授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油菜基因组领域再获重要进展

2019-03-14 07:47

  3月11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李加纳教授带领“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与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王晓武团队及美国佐治亚大学Andrew Paterson教授团队合作,以第一完成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2.35)上发表题为《Whole-genome resequencing reveals Brassica napus origin and genetic loci involved in its improvement》的研究论文。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业科学研究院及南方山地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级培育基地青年教师卢坤研究员、魏丽娟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李加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甘蓝型油菜是由白菜和甘蓝通过种间杂交后染色体自然加倍而成的异源四倍体。由于白菜和甘蓝均有多个亚种,且甘蓝型油菜野生种群尚无报道,导致甘蓝型油菜的起源和进化历史研究进展缓慢。李加纳教授团队利用588份世界各地代表性材料进行了基因组重测序,结合王晓武团队318份白菜和甘蓝重测序数据,开展了油菜群体基因组研究。综合系统发育、PCA、LD、结构分析和地理演化分析结果,揭示了甘蓝型油菜A亚基因组可能起源于白菜亚种欧洲芜菁的祖先,C亚基因组可能来源于4种现代甘蓝未分化前的祖先。地理演化分析发现两个祖先种在近1000年内有大量基因渗入到油菜;并证实了其形成初期为油用冬油菜。选择信号分析揭示了防御相关基因和开花基因的亚基因组非平衡选择,对油菜形成后的初期环境适应及种植范围扩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GWAS、LD、转录组和选择信号分析,研究还鉴定了与油菜品质改良、产量提升和生态型改良相关的多个重要分子标记和功能基因,对油菜开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和基因工程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项目)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近5年,李加纳教授带领“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油菜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团队教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包括1篇Nucleic Acids Research (影响因子11.56),1篇Molecular Plant (影响因子9.33),2篇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影响因子6.31)和2篇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影响因子5.35)等。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2019年北京市教育系统职工乒乓球比赛高校第四片组选拔赛

  2019年广西高校教育外事工作布置会暨广西留管学会2018年年会在广西大学举行

  笃学笃行 致真致远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校训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度“华罗庚奖学金”颁奖仪式圆满举行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组织收听收看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线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攀枝花学院数计学院召开“教育部ICT-中兴”产教融合驻校项目组工作推进汇报会

  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大忠参加指导化学化工学院2018年度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情满山科 放飞梦想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建校4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