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雷志龙)今天上午,“打击非法教育期刊专项工作协调会”在京举行,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新闻出版总署反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司司长周慧琳主持会议,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副总队长李志斌、广东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洪焕金等一同出席会议。
蒋建国副署长在讲话中指出,本次“打击非法教育类期刊专项工作”要做到三点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有关省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是本次专项工作的第一负责人;2、认真组织落实,精心安排部署,确保专项工作取得实效;3、加强沟通报告,有关省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专项工作中要及时上报重要情况和重要工作成果,专项工作开展情况将作为年度“扫黄打非”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
假冒7种正规期刊非法出版2500余册,受骗群众涉及27个省(区、市)、1100余人,涉案金额100余万元
根据福建省相关部门提供的前期案件线索,按照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安部重点督办要求,河北省“扫黄打非”办、公安部门联合破获一起假冒正规期刊征稿、出版非法期刊诈骗钱财案件。2009年4月28日,该团伙张文昌(男,《燕赵晚报》驻衡水记者)、张文胜、张文健(男,衡水市中通快递负责人)、许桂芹(女,衡水市佳艺印刷厂实际经营人)、王海涛等8名主要成员被全部抓捕归案。
2009年2月底,福建省“扫黄打非”办向全国“扫黄打非”办反映福州有人冒用正规期刊《教育评论》名义进行约稿、组稿,并以此诈骗钱财。案件线索直指河北衡水。全国“扫黄打非”办对此高度重视。3月27日,全国“扫黄打非”办主持召开了河北、福建两省“扫黄打非”、公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案协调会,通报了福建省“扫黄打非”、公安部门前期侦查取得的相关线索,决定此案由全国“扫黄打非”办和公安部重点督办,案件查处由全国“扫黄打非”办全面协调,以河北省查办为主,福建方面密切配合。专案协调会后,河北省“扫黄打非”办积极协调成立专案指导组和办案专题组,公安部门动用网侦、技侦手段,经过20多天的努力,摸清了犯罪团伙基本情况,并于4月28日全面收网。
经查,2008年3月,张文昌、王海涛、张文建等人合伙在衡水市开办了一家网络工作站,并在网上注册“鼎城论文发表网”,假冒《中国教师》、《基础教育》、《教育评论》等正规期刊名义面向全国进行约稿、组稿。通过在期刊所在地福建、上海设立联系人、联系电话(购买当地小灵通,然后呼转到其他手机上),用假身份证在当地申请银行帐户,诱使作者向伪造的期刊电子邮箱投稿,随后向作者发送稿件采用通知,并要求作者将所谓“版面费”汇入指定银行帐户。收到“版面费”后即将稿件交许桂芹经营的衡水佳艺印刷厂排版、印刷,然后将伪造期刊通过张文建负责的中通快递寄送作者。经查明:张文胜、张文昌、张文建、许桂芹、王海涛等人共非法印制《教育评论》、《基础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中国教师》、《成人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新课程教育》7种期刊共计25期2500余册,受骗群众达1100余人,涉及27个省(区、市),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张文胜等8名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归案,2010年2月8日被河北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刑,主犯张文胜以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20万元。
当前,许多单位、部门在申报职称评定时规定要求有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但由于有的作者对期刊真伪辨别不清,造成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大量假冒正规或非法炮制教育、医学等类期刊,诱人上当,诈骗钱财。此类违法犯罪行为败坏正规期刊声誉,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上述案件的有效查处将有力地震慑此类违法犯罪,提醒教育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