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扎西委员:“西藏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03-14 17:51

  在扎西委员随身的手提包里,总带着一本书——汉藏双语的《名人名言》。这次来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他仍把这本书带在身边。

  扎西是西藏昌都市第一小学的高级教师,主教科目是藏语文。在授课教学的同时,他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藏文课外读物,利用3至4年的课余时间收集素材、编辑、写作、校对,这本汉藏双语的《名人名言》在2013年问世了,很受学生欢迎。

  过去一年来,“我认真学习了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教育方面的文件精神,同时认真调查研究,为写好自己要提交的提案做准备。”在这一年中,扎西数次下乡调研,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教育工作外,还针对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高原生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情况,聆听、收集、记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自己履职提案的重要参考。

  今年扎西还走上了“委员通道”。“记者当时问我:西藏孩子们上学条件如何?学校条件这些年来有哪些变化?这让我陷入深深的回忆,因为这些年西藏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既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我任教的昌都市第一小学建于1990年,当时只有8名教师,108名学生,1栋教学楼,条件十分艰苦,课堂用的桌椅都没法凑齐,只能去各家各户借。”扎西无比感慨地说,“如今,学校已经有教师155名、学生2112名,大型教学楼3栋,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很多与教育相关的内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进一步领会新时代教育工作的要求,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扎西郑重地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民主改革后,西藏妇女儿童权益不仅受到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还得到《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律法规的保护。[详细]

  【两会专访】拉巴委员:大昭寺已有6000多尊佛像、600多幅唐卡录入数据库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会期间,来自大昭寺管理委员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拉巴,接受了中国西藏网采访,谈到了大昭寺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详细]

  图为3月10日上午,西藏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继续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详细]

  国家税务总局部署12项举措深化增值税改革:一竿子插到底,让减税落地生根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