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在山东淄博召开,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就广泛开展全国文明校园创建作出全面安排。26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淄博市高新区华侨城小学、高新区实验中学和中国课本博物馆。
26日,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与会代表参观淄博市高新区华侨城小学的汉字文化长廊。中国文明网记者 张殊凡摄
淄博市高新区华侨城小学创建于2012年,占地面积4.35公顷,40个教学班规模。“我们建校不久,可以说,华侨城小学是一所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学校。我们学校,校园新,办学理念也很新。”校长陈忠心介绍说,“在建校之初,我们就以文明校园创建的‘六个好’为标准,以‘互联网+文明校园创建’为主线,搭建了‘科技创新区、汉字文化区、云教学实践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三区一阵地的育人环境”。
学校的科技创新区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目光。在航空探究活动室里,参加社团活动的孩子们,在学习无人机的编程、组装、应用;创客实验室的孩子们在学习三D绘图,打印自己设计的个性化物品;机器人教学活动室的孩子们在操纵各种连记者都叫不上来名字的机器人。老师介绍说,学校建立科技创新区,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体验祖国的发展与进步,感受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用科技创新教育为孩子从小埋下梦想的种子。
行走在学校的汉字文化长廊,仿佛置身于一个汉字王国,学校以汉字之源、汉字之美、汉字之趣为主题,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在识字、写字中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深和美妙,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
26日,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与会代表参观淄博市高新区华侨城小学的云互动课堂。中国文明网记者 张殊凡摄
在华侨城小学的云互动课堂,孩子们正在和一所农村小学的孩子共上文明礼仪课,相互交流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同与不同。
据介绍,华侨城小学还有文明书吧、数字书法教室、未来课堂、华采校报、沙盘室、国史党史文化园等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扩大了文明校园创建的参与面,落细落小文明校园创建的具体要求,让文明创建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淄博市高新区实验中学,坐落在花山脚下,走进学校,最先吸引参观者的,是学校正中摆放的“山水池”,校长李传英介绍说,“山水池”寓意着,要把男孩子培养得像山一样沉稳执着、刚正大气、自强不息,把女孩子培养得像水一样温婉纯净、聪慧灵修、厚德载物。校园里,处处可见的教育家名言等校园标识让全体师生时时处处受到文化浸染;校园的建筑都是以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命名的,有行远楼、行思楼、行志楼、行美楼等等;“入则潜心深造,出能登高望远”这两句话,不仅符合学校的地貌特点,更是该校师生共同的目标追求。
26日,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与会代表参观淄博市高新区实验中学学生课外活动成果。中国文明网记者 张殊凡摄
“我们学校90%以上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校长介绍说,结合这个特点,学校以“文明校园六个好”标准为引领,以培养“勤勉、自主、优雅的现代中学生”为目标,以“养德、育能、慧心”课程体系为载体,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品德高尚的好少年。据了解,高新区实验中学定期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国防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族精神培育”、“十大习惯好少年”和“六好文明标兵”评选等活动都开展的有声有色,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感悟、内化,做到方方面面讲规范、事事处处讲文明。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中国课本博物馆。这里有藏书2万余册,是目前亚洲首座单体面积最大、教科书最全的互动体验式博物馆,每名参观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学习的课本,回忆珍贵难忘的求学时代。它的落成为百年教科书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也为校园文明活动开辟了一个新阵地。
参观结束后,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刘志坚接受了中国文明网记者的采访。他说:“在新的形势下部署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它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提升学校的文明层次,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文明校园创建是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龙头工程,是事关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灵魂工程。”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建设文明校园,既是整个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和影响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更是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乘着全国文明校园建设推进会的东风,各地的文明校园建设,必将迅速掀起热潮,成为促进城市文明的新支点! (中国文明网 张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