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们积极倡导素质教育;但事实上,一直没能脱离应试教育,有些地方或学校居然将教育窄化为灌输与训练。教育需要知识,但不需要纯粹的套装知识,因为习惯于学习套装知识,长期被遗忘了的是人最真实的经验知识。纯粹的知识教育会产生三大弊端:将僵硬的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内容;教育过程非人性化;学习过程变机械化和格式化。这样就从根本上切断了知识与相应文化、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之间的内在联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空泛无益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有害的。只有那些能够和人类的感知、情感、欲望、希望,以及能够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相联系起来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应用,在于人们对它的积极掌握,即存在于智慧之中。知识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谁掌握知识以及他用知识做什么。要努力使这些知识对现实有即时的重要意义,就像刚从大海里捞出来的鱼一样新鲜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而不能“见木不见林”。各门学科的知识是相互贯通的、相互联系甚至相互融合的,在学习中不存在一种课程仅仅传授普通的文化知识,而另一种课程传授特殊的专业知识。各门科学的方法具有通用性,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思维方法、思维艺术,并能把这种方法的通用性创造性地运用于特定学科。“教育的成效就在于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怀特海如是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