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话是: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什么是教育》这本著作中,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他用哲学的眼光来阐释理想的教育,为世人勾勒出教育的理想蓝图,跃于上个世纪哲学思潮中的他能一针见血地揭示现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书中所讨论的是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现代教育;教育的本质;现代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应如何进行。
展开全部原句是这样的: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国哲学家、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雅斯贝尔斯,节选自——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1977)一书。
释义:父母毫无掩饰的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父母就要以身作则,为其树立一个好榜样。
通常所说的教育,都是指校园教育,具有通用的区域或国家标准教材,有指定的教师,进行课堂口授讲述,辅之以板书和作业,结合测验、抽查考试、期中和期末考试,加上升学考试,再进入职业生涯。
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先进的教育,已不会再用私塾和一对一这样的落后的、高成本的、低效率的教育手段了!互动、快乐、学校指定和学生自选课程等都是比较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至于案例教学,则是职业教育中比较成功的手段。
借助信息化,把教育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技术和管理问题,更加精确地描述,让更多的人才在先进的教育技术条件下,更快的、更多的、一生学习接受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
凡事当遵循其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教育更是如此。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性。总结起来,职业教育的本质至少应该包含四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因材施教,三是科学管理,四是文化塑造。
1、以人为本:一是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以校为家、以教为乐、以师为荣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照搬、不教条,要上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感兴趣、出门以后用得上的课程,摘“跳一跳可以摘得到的桃子”。纵向比,时刻都在进步,不必委曲求全;横向比,术业各有所长,评判不拘一格。
3、传道、授业、解惑,塑造人的灵魂,是学校的根本职责所在。对教育来说,关于科学管理,“管”,最为简单,强制即可,军事化就是典型的例子。“理”,最有难度,需要管理者的智慧。
其实“管理”的核心不在乎“管”,而在乎“理”, 理明方向、理清思路、理顺方法步骤、理出学生学习成长和未来发展的科学路径。
展开全部德国哲学家、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雅斯贝尔斯节选自——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1977)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