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认清STEAM教育发展趋势与走向,提高孩子未来竞争力_海外插班游学
创新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并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来提升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创新成为评价国家竞争力的12个指标之一,创新氛围的不足成为我国创新评价落后的因素之一。
STEAM教育与创客教育是包含创新思想的教育理念。STEAM教育的先行场景为学校,并行场景为家庭。超过半数家长认为学校没有培养出孩子的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素养,同时家长没时间也是家庭教育中最大的痛点。
中国未来家庭STEAM教育趋势会集中在家长正确认识培养孩子综合能力、家长不断学习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以及家长在没时间的情况下将孩子送去相关培训机构的方向上。
STEAM是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用作指导学生探究、合作、交流、主动思考和动手实践的一种教育途径。
中国教育一路走来,课程都是分科教学,从没有将学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到达高中阶段,还将有文理科之分,学生的综合素养更是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而STEAM教育与创客教育则是将不同的学科结合在一起学习,把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整体。
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还能够结合多方面的知识领域激发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未来竞争力,可见STEAM教育的潜在价值是巨大的。因此,自STEAM 教育理念提出以来就备受学校教育推崇也是情理之中。
或许大家只知道STEAM教育的流行趋势,并不知道其历史渊源。STEAM教育的流行源自于学科统整和综合课程的理念。而综合课程起源于20世纪初德国的合科教学,是针对学科课程只向学生传授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脱离实际生活,忽视人的情感等等,造成心灵世界种种缺陷提出的一种课程理念。综合课程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为导向,将不同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更具广泛性的课程。
课程统整是当代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课程统整又被称为课程综合化、课程整合。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则需要相对较为全面的综合素养。实现这一愿景的手段之一,就是将分科教育整合起来,让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这样才能改善学生孤立地看待各学科知识的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探索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发现新的知识;帮助学生拓宽认知视野,提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让学生很好的解决现实问题等等。
学科统整和综合课程构成了STEAM教育的理论基础,而学校教育课程变革由分科教育向综合教育的发展趋势,使得STEAM教育变成了全球学校教育课程变革的大势所趋。
创新是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乃至未来,全球学校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全社会的期望。创客、可视化编程、综合课程、课程统整、STEAM教育等等,其核心就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世界而言,许多国家都倡导课程改革,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国家战略之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业创新的风潮。今天,在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被世界各国视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青少年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着这一未来推动力,因此全球对创新能力的呼唤是STEAM教育创造时代的土壤。
纵观课程发展的历史,展望全球STEAM教育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在今天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开展STEAM教育可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并存,STEAM教育任重道远。
STEAM教育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和挑战就在于,一线教师很容易把STEAM简单地处理为传统学科知识简单的、机械的组合。还有人片面的说道,STEAM事实上是知识的“大杂烩”。很显然,知识的拼盘式“综合”和“统整”,并不会达到开展STEAM教育的本来目的。
其次, STEAM教育虽然兼顾到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彼此融通,但是,在实践层面,很容易导致学生浅尝辄止的学习。如何在STEAM教育实践中帮助学生由浅层次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对教师而言,可以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第三,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投身STEAM教育之中,但是,对于如何开展STEAM教育缺乏清晰的思路,也没有可以直接参考和借鉴的成熟经验与模式,这就使得STEAM教育尚处于充满热情但实际是缓慢的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