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Kid携手艾瑞咨询共线教育双师课堂成投资人眼中新标的

2019-04-12 10:46

  3月21日,智课教育旗下中美双师国际教育品牌USKid携手艾瑞咨询联合举办的“共线双师教育沙龙在北京召开。智课教育董事长兼CEO韦晓亮、艾瑞咨询教育行业分析师宓轶倩、王琳可、华盖资本执行总经理范静晗及现场100多名教育界人士出席活动,从研究、实践及资本角度描绘K12及双师教育市场的发展场景。

  “科技和互联网最大的核心价值在于释放优质的教学生产力以及提高教和学的效能。线上线上的双师模式不是谁代替谁,而是互相配合,通过背后的研发,用创新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效果、体验以及标准化。”韦晓亮表示。

  当前,K12教育市场出现双巨头坐镇美股,老牌机构被A股收购,众机构挂牌新三板,分散教育机构占据地方优势的竞争格局,市场高度分散。

  宓轶倩认为主要原因有四:1)我国高考由各省命题、中考由各市命题、教材分版发行的制度给大量小机构、小作坊提供了根本性的生存土壤,专注在某些地区深耕的小机构可以进行高度本地化的招生、提供高度本地化的教学和服务,从而抹平外来机构的优势;2)K12低龄服务对象对地理范畴的刚性要求使得地方性机构具备地域先发优势;3)行业进入门槛低;4)产品和服务非标准化,地域复制难度大。

  而在国家教育政策上,近年来整体意图是以促进民办教育稳定、健康发展为目的,既支持鼓励,又加强规范管理,双线并行。

  “上到成人领域,下到幼儿园领域,都在政策规范管理的范围内。其中学前教育和K12教育由于涉及到未成年人,受到了更加严格的监管。学前教育严禁幼儿园“小学化”,鼓励幼儿园向普惠性转型,阻止民办幼儿园证券化;K12教育针对校外培训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整治,力度空前;针对校内教育,规范乱收费、频繁考试、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学科竞赛成风、商业活动入校园、涉黄暴涉游戏APP入校园等现象,遏制过度逐利和过度竞争。”宓轶倩说。

  经济科技环境在变,互联网+教育的风口也一直在不断变化。教育行业对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脚步。对此,韦晓亮表示,教育是“大行业带小场景”,是一个一个服务场景串联起巨型需求的行业。而其科学的模式必然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

  “线上提供可循环复用的结构化的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和产品,线下提供基于线上内容和产品的针对性个性化教学服务管理。线下比线上的绝对优势是氛围、情感、人格影响,因此我们把教育分为‘教、’辅‘、‘育’三个环节,‘教’可以实现纯线上化,但体现个性化和人文情怀的‘辅’和‘育’一定不能线上化。”韦晓亮说。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把老师当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事业。在科技与教育相辅相成的环境下,教育专家都在寻求解放与赋能老师老师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韦晓亮认为,“大后台-小前台”式中央厨房的教育模式能够实现教学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统一。USKid基于“中央厨房”的产品、内容、系统,让老师在使用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观察者、组织者、个性化吸收以及育的实施者,让老师成为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核心,而非标准化可替代的劳动输出者。标准化教育内容的研发和输出不是淡化老师,而是强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串联作用。

  据韦晓亮介绍,USKid中美双师学堂坚持每一堂课都有中美双师,线上聚集全球最优质的北美外教资源,输出原汁原味的纯正英语,通过引导、感知等方法培养锻炼孩子的批判性国际思维。线下聘用熟知少儿英语教育的中教老师,配合外教教学进行引导发散,帮助孩子将知识巩固与深度吸收。

  在配置中美双师的基础上,USKid采用独创的“导-学-习-评-拓”互动式教学闭环,让双师课堂实现了1+12的效能。线上美国教师实时讲课加上中国老师进行针对性辅导,最大化地还原了线下教学场景,不但解决了外教师资瓶颈问题,又适应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再加上高科技设备的赋能,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在线教育及线下教育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催生了双师课堂的产生,从2015年到2017年,经历三年运营模式的探索,双师课堂于2018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双师教室布局数量达到5000+,增速超过100%,双师课堂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经过调查研究,王琳可将目前双师课堂的商业模式分为自营模式和合作模式。自营模式,即将双师课堂应用于自家分校,包括新建纯双师分校,在现有分校将部分教室改造为双师教室,以及收购地方龙头机构并注入双师课堂产品。合作模式,即一些品牌实力、师资实力和教研实力较强的机构,将自身资源打包成产品,输出给其他机构或是公立校,收取一揽子服务费用及课程费用。此外,有机构采取自营模式及合作模式“双管齐下”的策略,这类机构以好未来和外教双师领域的USKid为代表。

  作为课外辅导机构,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如何平衡体验效果和运营成本,降低师资成本最有效的办法是扩大班级人数,即让一个老师教更多的学生,提高单位教师的产能。但王琳可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会让教学效果打折扣,“单个教师所能关注的学生数量有限,班级人数增加,势必会牺牲每个学生受关注的程度,牺牲部分课堂互动,从而降低学生体验,导致续费率下降,进而又影响企业的利润。如何平衡这对矛盾,寻得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企业的核心关注点。”

  “家庭教育支出一定程度上受母亲受教育程度影响,尤其在幼儿园及义务教育阶段,母亲受教育程度级别越高,家庭教育支出就越高。另一方面,经济越发达,家庭收入越高教育支出占比就越大。”范静晗在活动现场说。

  “教”强调的是标准化和强效果,标准化指学科知识点是可穷尽的、学生的分层是符合统计规律的、教育的“好”是有一定标准的。强效果指教育的出口能够反映“好”、标准作业流程能够实现“好”、网络和硬件能够传播“好”。

  “育”强调的是个性化和强体验,个性化的“育”强调的是学习力有高低,微场景有差异,从线到AI,科技能量显现。强体验注重情感纽带的联系、信任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是最后一个被科技改造的环节。

  最后,范静晗认为,标准化、可交互的在线班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线下赋能的双师课程以及其他赋能线下机构的微场景是我们看好的当前教育行业的发展机遇。

  当线上及线下竞争加剧,创业风口收紧伴随经济、政策和科技的变化,K12教育行业未来如何走向难下定论,但相信在各界人士的共同探索与实践下,未来的教育必然是从孩子与家长的根本需求出发,真正兼顾学习的效果与体验。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