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阳光高考”的程序要求,每年3月底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将公布招生简章。这几天,已经有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十几所大学陆续公布了自主招生政策。
报名门槛提高是鲜明的特点,比如原来学科竞赛省级二等奖就可以报名,除个别学校,其他都提高到一等奖。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不得以论文和专利作为申请材料。对于全国性的科技竞赛,也要求一等奖,而集体获奖则要求必须是第一成员。
例如,武汉大学在自主招生简章上规定,考生不得以论文和专利作为申请材料,报考的材料必须有证可查,所有申请材料须经学籍中学网站和班级详细地公示。
不可否认,如今的孩子,特别是大城市的孩子们从小接触各类新知识新应用,教育部门和学校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再加上北京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父母的职业背景对孩子也有很大影响,中小学生的科技竞赛项目能够涉及一些高精尖或者非常精深的社科文史专业本不稀奇。不正常的是这些项目里过多地掺杂了家长的影子:创意、资源设备、实施过程、科研细节……
其实,回溯若干年前,中小学课外参赛作品的大多是植物观察作业、小发明、小制作等,让成年人一看就知道是孩子们能够独立或者半独立完成的。信息时代,知识传播途径、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创新创业教育也从高校延伸到了中学,中小学课外成果水平如果没有水涨船高才是反常,只是家长不应过多地参与,甚至是主导代笔购买,目的也从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鼓励优秀人才涌现,变成了以获奖拿证书为唯一目标。
当这种“水平”上升成了一种“军备竞赛”,造假就会悄悄地发生。想想,一个学业繁重的中学生,还要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是让那些为了论文掉头发彻夜在实验室盯着仪器的研究生们汗颜吗?只有那些源于个人兴趣、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进而自觉地发现和创新,才能真的让人服气。以童真的眼神发现问题,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少年才俊脱颖而出的正道。
有少年天才如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绝不能埋没,但是有不知道“知网”的博士还要查个彻底,更何况高考。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从2003年开始的尝试,不过,因有人破坏公平而被“刹车”,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处理好公平和效率一直是近些年社会发展多个领域的难题,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石,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到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目标,教育公平是重要前提和底线。
按照“阳光高考”的程序要求,每年3月底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将公布招生简章。这几天,已经有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十几所大学陆续公布了自主招生政策。这些高校明确,此条规定的依据是2019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提出了“十严格” ,涉及招生政策、招生程序、加强监管等招生流程的各个方面,目的是进一步增强高校选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李新玲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