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864号(文化宣传类137号)提案答复的函。函件提到“推动各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能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革命光荣历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函件再一次体现了国家对于研学旅行活动的重视态度,也说明了发展研学旅行任重而道远。
随着国家研学实践教育方针的落地,超大型的研学基地如春笋般的建设出来。但其中两个硬伤也是行业的共识。一, 拥有硬件,缺少软件。就好像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商场,却没有实力雄厚的商家。二,大型研学基地还无法满足孩子常态化的实践落地,仅能依托学校等生源机构的“研学旅行”来导流学员。
中国好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心就是在家门口的“面”,撒开是一张覆盖性的网,完成的是日常素质教育活动的基础任务。与之呼应的是提供舞台与提供深度实践的研学大基地。空间上的便捷度对于研学实践及素质教育的落地尤为重要。是从一种延展性学习到常态性学习的表现。卓训教育将把素质教育真真切切的落实、落地到常态教学,这可以理解为是“中国好学生”活动中心的存在意义。
以“中国好学生”活动中心为例,目前已经引入的课程包括了AI智能英语、荣誉军团、德国库卡及德国慧鱼合作的科创板块、与中戏委共建的戏剧板块等。
卓训教育董事长伊玉龙表示,对于课程,重点在于选择可以在不同领域里代表优秀素质教育合作方。一方面是课程的品质,另一方面也会考量课程的地方化落地能力和课程方的服务能力。此外,课程方的资源也会作为重点考量内容,是否可以提供给学员更好的“出口”,比如认证、顶级教育活动、荣誉、国际交流机会。在好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中,活动中心发挥的是网络枝干的作用,同时也需要主干来输送除了课程外的各类足够养分。
虽然好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体系刚刚在市场露出苗头,但是项目潜能和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显现出来。首先,教育产品无法单纯用“品质”去定义。“好学生”作为课程的选择方,实际在打造的是一个标准,即“我给出的是专业评估后优质课程”。类同与传统商品售卖领域常见的“严选”及“等级”概念。
其二,“中国好学生”作为一个素质教育的平台,其对于各类资源的谈判实力和落地能力大大增强。除了可以给整个体系高效的导入各类教育资源外,也能为各个合作方提供强有力的落地能力。无论是一个大型研学基地,还是国际教育活动,通过活动中心网络,可以高效落地到全中国范围。
其三,关于素质教育的体系化,目前国内所有的领域都是在摸索,各种资源之间如何有效打通及落地都在尝试探讨,实际是行业标准的制定期。目前看到的各家在素质教育这个领域的探索,更多是单项课程或者产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卓训教育携手“中国好学生”将继续致力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弥补学校教育的短板,拓展学校的教育功能,最终为中国素质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