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

2019-04-25 10:51

  重庆日报讯 (记者 匡丽娜)11月30日,记者从市教委举行的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重要环节,从即日起在全市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

  昨日,市教委下发了“重庆市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通知,坚决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行风问题,重点治理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有偿补课;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名义组织的有偿补课。

  据了解,本次专项治理分为集中治理和巩固提高两个阶段。其中集中治理阶段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巩固提高阶段为2019年5月至8月。

  市教委要求各地要重点紧盯节假日、双休日等时间节点,对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开展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重点治理在课堂上有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等严重违纪、败坏师德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市教委将成立专项督查组,通过明察暗访、召开座谈会、月通报制度等方式检查各区县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的开展情况。

  据了解,今年3月起,市教委联合多个市级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通过“政策规范、综合整治、源头治理、网格管理、行业自律”五管齐下的方式,坚决纠正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截至11月20日,全市摸排校外培训机构5427家,发现存在各类问题的机构2345家,已完成整改问题机构1496家,整改率达到63.8%,全市有望在12月底之前全部完成整改工作。

  对在这一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已经进行了及时的处置和惩罚。目前,已撤销了1名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课的小学校长职务,对1名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课的在职中学教师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部分区县在专项治理工作中也做出了积极尝试,例如渝北、江北、两江新区等推行建立弹性离校制度,开展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能力的课后服务试点。

  重庆日报讯 (记者 匡丽娜)11月30日,记者从市教委举行的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重要环节,从即日起在全市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

  昨日,市教委下发了“重庆市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通知,坚决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行风问题,重点治理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有偿补课;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名义组织的有偿补课。

  据了解,本次专项治理分为集中治理和巩固提高两个阶段。其中集中治理阶段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巩固提高阶段为2019年5月至8月。

  市教委要求各地要重点紧盯节假日、双休日等时间节点,对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开展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重点治理在课堂上有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等严重违纪、败坏师德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市教委将成立专项督查组,通过明察暗访、召开座谈会、月通报制度等方式检查各区县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的开展情况。

  据了解,今年3月起,市教委联合多个市级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通过“政策规范、综合整治、源头治理、网格管理、行业自律”五管齐下的方式,坚决纠正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截至11月20日,全市摸排校外培训机构5427家,发现存在各类问题的机构2345家,已完成整改问题机构1496家,整改率达到63.8%,全市有望在12月底之前全部完成整改工作。

  对在这一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已经进行了及时的处置和惩罚。目前,已撤销了1名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课的小学校长职务,对1名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课的在职中学教师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部分区县在专项治理工作中也做出了积极尝试,例如渝北、江北、两江新区等推行建立弹性离校制度,开展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能力的课后服务试点。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