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学生和班主任眼中的家与家庭教育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这是我国首份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为揭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推动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与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
八年级学生提交的数据中,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排名第一位的均为“有温暖的家”,人数比例远高于“有钱”、“有社会地位”、“有权力”。
无论是读四年级还是八年级,孩子都将家庭作为他们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他们对家庭非常重视,且充满了对温暖家庭的期望。
众多研究表明榜样对孩子的行为有重要影响,这次的调查数据显示:“父母”是学生最崇敬的榜样。
四年级学生最崇敬的榜样中,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父母”“老师”和“科学家”;八年级学生最崇敬的榜样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父母”“影视歌星或体育明星”和“历史名人或文化名人”。
家长对孩子不同方面的关注程度,体现了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教育重点。
八年级学生都认为家长最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四年级学生认为家长最关注的和孩子最希望家长关注的前三位一致,但相对而言,孩子更希望家长也可以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同伴交往。
在八年级学生眼中,家长最关注自己的学习情况、身体健康、人身安全,而他们最希望家长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心理状况、身体健康。
这种关注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升高出现较大变化,九成以上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有要求。
96.2%的四年级学生和95.8%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的成绩期望至少是“班里中等”,仅3.8%的四年级学生和4.2%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成绩的期望是“考多少名都可以”。
具体来看,四、八年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四年级学生中,绝大部分感受到家长希望自己成为“班里前三名”,八年级学生中,绝大部分感受到家长希望自己成为“班前十名”。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放下手机、拿起书本,成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调查显示,增加亲子阅读的频率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亲子阅读行为与家庭藏书量有关,家庭藏书量越多,亲子阅读越频繁。增加亲子阅读频率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时间和阅读量。
相比于亲子阅读频率低的学生,四、八年级学生中,亲子阅读频率高的学生表示“很喜欢读课外书”的人数比例分别增加29.2%,27.1%,其中每天进行2个小时以上课外阅读的人数比例分别增加23.5%,16.0%。
这表明,增加亲子阅读的频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阅读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增加阅读量。
所谓的“学业卷入”,就是指家长在孩子学习生活中的投入情况,比如投入时间、精力等等。
家长学业卷入程度越高,学生学业成绩越高、越认同学习的价值,四年级尤其如此。与家长学业卷入程度低的学生相比,四、八年级家长学业卷入程度高的学生学业成绩更高。
有研究发现,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和幸福感。民主的教育方式有助于促进孩子情感、人格和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❶13.3%的四年级学生和10.8%的八年级学生表示“我做错事时,家长总是不听解释就批评我”。
❷10.7%的四年级学生和8.2%的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从不认真回答我提出的各种问题”。
❸15.4%的四年级学生和9.9%的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从不认真听我把话讲完,总是打断我”。
亲子沟通状况是反映家庭功能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孩子的学业表现、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等都有很大作用。
❶25.1%的四年级学生和21.8%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花时间与我谈心”。
❷22.5%的四年级学生和21.2%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问我学校或班级发生的事情”。
❸23.6%的四年级学生和19.0%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和我讨论身边发生的事情”。
❹34.0%的四年级学生和34.8%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和我一起谈论电影或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