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务】中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教师角色及典型案例
淄博市张店区西六路小学 孟凌云
我们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胜任音乐教师的工作?” 是不是只要歌曲唱得好或者钢琴演奏得好,就能胜任音乐老师的工作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那么,怎样才能胜任音乐教师的工作,胜任新形势下音乐教师的工作呢?
首先,作为音乐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柯达伊说,儿童的音乐教育依赖于他们的指导者,因此他们必须是最好的音乐家,教育家!因为专业背景决定教师音乐功底的深度,专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实现。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理论和技能还必须具备全面性和综合性,力求做到“一专多能”。
第二,音乐教师要不断丰富文化底蕴。音乐不能独立于其他姊妹艺术而存在,深厚的文化素养能帮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音乐作品,正如罗丹所言“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出不一样的美”。
比如,获得全国第五届音乐教学现场课一等奖的张亚娟老师,从小喜爱京剧,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梅派艺术。为体现梅派艺术的唱腔特点,她在开始准备《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时,专门利用周末多次拜访梅派艺术传人,虚心向他们请教,直到掌握了梅派艺术的发音、吐字、尾音的行腔等唱腔特点。当她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大胆展示梅派唱功时,获得了学生的满堂彩。
第三,音乐教师还要具备全面综合能力。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音乐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能力、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课件制作的能力,对教材的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与时俱进。
音乐是美的,音乐课程的核心就是体现审美性。怎样才能成为“美的传播者”
音乐教育的研究离不开对音乐美学的学习,也离不开对审美的研究。音乐美学的学习与研究 ,有助于教师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北京市和平街一中的朱莉老师在讲授《音乐的美》一课时,通过与学生讨论,查阅大量资料,重新整合了教材内容,按美的层次递进关系,进行排列优美——欢乐喜——喜剧美——悲剧美——状美——崇高美,有了这种逻辑关系,学生的思路一下开阔了。
有人说:教师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今天,对于新形势下的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有一桶活水甚至是一江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