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品牌。对于很多人来说,关于铃木的记忆还停留在上世纪末满街乱窜的疯狂老鼠--奥拓身上。在那个汽车市场刚起步不久,国民经济逐步发展的年代,奥拓这辆微型车的方方面面对于渴望一辆私家车的中国家庭来说恰到好处。如果说菲亚特126P是国内家轿的试水者的话,那么铃木奥拓则是真正的普及者。但在经历了奥拓的辉煌之后,对于铃木来说,不管是雨燕、天语还是维特拉以及中型车凯泽西,始终没能重现当年的风光。
▲当年国内最火的奥拓其实已经是奥拓的第二代车型(CA71和CA72),其中长安铃木快乐王子的外观设计参考了更具运动气息的奥拓Works车型
铃木在造小型车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也难怪大众为了开拓印度市场,会选择跟铃木合作。多年以来给国人的印象也是如此,铃木擅长在小型车方面深耕细作,在燃油经济性以及空间利用率上独树一帜。
▲2015年问世的第八代Alto,继续引领日本市场上的K-car潮流。最新这代的奥拓并没有引入国内,国内在售的奥拓依旧为第七代的改款车型
不过铃木的车型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太容易接触。主要是因为身边的铃木车主比较少,平时在路上的能见度也不高。所以当我得知铃木新推出了一款小型SUV的时候就对它充满了好奇,但是铃木推新车实在是太低调,连个像样的发布会或者上市活动都没有,只是先期放出了一些图片和将要上市的消息,正式上市就选在了8月25日成都车展当天,这款全系只有2款车型的进口小型SUV就是铃木英格尼斯(IGNIS),官方售价为12.90-13.30万元,2款车型的区别就在于中控系统是否有导航功能。
▲咦?是不是感觉和第八代Alto很相似?英格尼斯其实可以看作是第八代Alto的“SUV版本”,长宽高都有增加,轴距为2435mm
和国产的铃木车型大多采用中文意译名称不同,进口的铃木车型一般都会直接用英语的音译名字,例如吉姆尼、速翼特、超级维特拉,包括这次的英格尼斯(IGNIS)。不过这个音译的名字听、叫起来都不太顺口,不像天语、启悦、锋驭、骁途这些接地气的中文名称容易接受。
名字是一回事,但英格尼斯这辆小型SUV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并没有机会接触,13万元左右的官方售价注定了这辆小车不可能大规模地出现在路上。所以下面的体验内容你倒是可以参考一下,权当是对这辆车多一些了解吧。
英格尼斯叫起来有些拗口,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叫不顺溜的车其实还有很多,但英格尼斯的外观设计可能需要些时间接受。总体会有一些虎头蛇尾的感觉,只看车头部分的风格很符合这类家用小车该有的憨厚老实状态,头灯看起来就很呆萌,搭配外侧矩形的边框增加了些力量感。灯光的规格可不低,有远近光一体式LED大灯,支持自动开闭和高度调节,内部还有LED日行灯。
车头的设计还是比较精致的,但是车尾的造型的确称不上好看。由于车身高度和宽度的关系,车尾的视觉效果显得瘦高。而且两侧尾灯的位置比较靠上,所以整体的视觉重心偏高。好在侧面的设计挽回了一些分数,A柱和B柱都被贴黑,这也是现在很多小型SUV流行的做法。
C柱的设计很有特点,尾门的角度几乎是竖直状态,而风挡的倾斜角度也很大,这样的设计有点像上一代的福特福克斯。同时侧窗的窗线在后门把手上方开始向上急剧收紧,这会让英格尼斯的C柱显得格外粗壮,而且上面会有一组进气口的装饰。另外就是前后轮拱的上方会有两道折线,用来营造出轮拱的外凸效果,也能够增加一些力量感。实际上,英格尼斯的底盘离地间隙已经达到了180mm,比一些紧凑型SUV都要高。
英格尼斯虽然定位是小型SUV,但是三围要比主流的小型SUV小一圈,它的长宽高分别是3720/1660/1595mm,轴距为2435mm,但是它的实际内部空间却很感人,对于一部袖珍体型的小车来说,它的内部空间完全是越级的水准。尤其是头部空间,即便是身材较高的乘客坐在后排,头部空间也还有余量。
▲车门的开启角度很大,几乎是90°开启,后排不管是腿部空间还是头部空间,对于这样一辆小车来说,都算挺宽敞了
和呆萌的外形相呼应,内饰的设计很活泼。整个中控台的造型并不呆板,中控的空调显示屏幕和控制面板就像是一个独立出来的便携音箱。中控屏幕是竖直放置在中控台上的,比传统的内嵌式中控屏幕更有年轻的味道。只是这个屏幕放置的位置和方式稍微有点突兀,搞得我总想把它掰下来当平板电脑玩。中控系统普普通通,UI设计其实可以做得再活泼、动感一些,功能和流畅度没有问题。支持CarLife手机互联功能,能够连接安卓、苹果手机。前面我们说过英格尼斯一共有两款车型,唯一的区别之处就在于有没有导航功能,多花4000块去选装一个并不怎么好用的导航,其实还不如升级下自己的手机划算。
▲试驾的这部车还没有安装中控系统屏幕,在实际交付的商品车上,中控屏幕是标配的,并不会出现起亚KX7的“小黑板”
对于内饰不满意的地方,就在于内饰的用料。考虑到它十万多元的售价来说,内饰用料就比较没诚意了。从门板到中控台,能摸到的地方基本都是硬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英格尼斯本身的定位并不高,并非是想像MINI、smart那样成为个性的选择,英格尼斯的主要用途是在拥堵的大城市中满足家庭需求,也就是接接孩子买买菜的代步车。
那既然要照顾到日常需求的话,空间的灵活性自然是一个重点,英格尼斯在这方面的表现还不错,后排座椅支持4/6分割放倒,后备箱的容积就它的体型来说已经算是相当大了,而且后备箱的深度挺可观。不管是乘坐空间还是储物空间方面,英格尼斯的表现的确不错,也不得不让人佩服铃木在空间营造方面的造诣。
在把英格尼斯开起来之后,之前在外形、内饰和空间方面的好印象却打了折扣。原因并不是因为动力本身,其实对这类代步小车的动力本来就没有太高的期望,何况铃木这台1.2L双喷射自然吸气发动机+CVT变速箱的动力组合,整体表现还算说得过去。起步时油门调得比较灵敏,日常在市区拥堵路况驾驶时不会觉得慢半拍。起步之后一口气加速到80km/h还是非常顺畅的,再之后的加速过程就会明显的底气不足了。这台最大功率83马力,峰值扭矩116牛·米的1.2L发动机动力刚刚好,只是如果你想要加速感和推背感的话就要绕道了。
不太满意的地方主要是英格尼斯在底盘滤振和车厢隔音方面的表现,这两方面其实是关乎行驶品质的地方,如果做得不到位的话,很容易就让这辆车开起来显得廉价。英格尼斯在这两个方面有进步的空间,首先是底盘的整体感觉会有些单薄,尤其是在碾过路面颠簸的时候,处理的动作也偏生硬,这点会让坐在车内的家人或朋友心生抱怨。另外就是,当车速提高起来之后,如果碾过路面起伏的话,后排的抛跳感会比较明显,也就是说英格尼斯的悬架对于车身纵向移动的拉力不够强。
如果考虑到十多万元售价的话,英格尼斯的车内隔音可以说是勉强及格的水平。在行驶过程中,来自路面和轮胎的噪音比较明显,较为方正的车身造型也为它的风噪处理增加了难度。单就行驶品质和乘坐的舒适度来说,英格尼斯的综合表现并不及价格比它便宜得多的大众POLO、本田飞度这类小型车,以及价格和它相差不大的本田缤智、日产劲客这类小型SUV。
▲挡杆前方中控台两侧的设计,和外观C柱上的进气口图案一样,怎么感觉像adidas?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可以选择英格尼斯呢?我觉得它挺适合一二线城市中的女性车主。比飞度、POLO这些主流的合资小型车更短小的身材,让英格尼斯在城市拥堵环境中更加灵活,对于女车主来说,平时停车会方便一些。另外,英格尼斯在空间上要比smart、MINI更宽敞,尽管smart、MINI也都推出了五门版车型,但在内部空间上还是不及英格尼斯的。在驾驶方面,英格尼斯的性格就是好开、易掌控,动力平顺并且燃油经济性不错,这些特点都是适合女性车主的地方。纵然英格尼斯的行驶品质也算不上好,但至少要比价格比它略贵的smart forfour出色。英格尼斯的劣势就在于开起来不会像MINI那样好玩和有趣,但其定位就是一部平平淡淡的买菜车,这样的风格倒也说得过去。最后就是在品牌力方面,铃木自然不是MINI或者smart的对手。
之所以和上面提到的这几位对手相比,主要还是出于英格尼斯的售价。考虑到其进口车的身份,10万出头的价格还算是合理,只是铃木官方把它定义为小型SUV想必也是为了蹭一把中国市场SUV车型的热度。但是对于当下的铃木来说,中国市场就像是一块想吃,又吃不到的蛋糕。其实铃木并不缺乏好的产品,只是与当下国内的购车大环境有些格格不入罢了,就如同这次体验的英格尼斯一般。
我们只专注原创汽车内容的生产,想要变得更懂车,可以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车辙(ID:cartracks)。目前已经集聚了数十万的粉丝,等你!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乘坐空间大油耗低性价比高隔音效果好发动机好配置低隔音效果差车灯不好看仪表盘不好看发动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