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汽车23年寻求“独立”之路或将划下圆满句号。
日前,有接近海马汽车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海马汽车作为海南省内唯一的整车企业,经过各方的通盘考虑,海南省政府最终决定将一汽海马(一汽与海马汽车合资公司)中一汽所持的股权收购过来。”
上述人士表示,当年海马汽车投奔一汽是为了发展壮大和获得生产资质,但多年来,与一汽的合作并没有带给海马汽车预期中的助力。而海南自贸区的成立,更加坚定了当地政府和海马汽车独立自主发展汽车工业的决心。
“谈判在进行当中,计划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接替一汽,成为一汽海马的第二大股东,与大股东海马汽车实现接管。”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如此一来海马汽车将真正实现独立。随后记者致电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得到的答复是“没有相关的消息”;一汽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暂未听说有相关消息。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海马汽车持有一汽海马51%的股份,一汽持股49%。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海航集团被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接管,该联合工作组组长即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刚担任。
自贸区东风助推
海马独立之路迈出关键一步
多年来,海马汽车一直通过破产申请等手段,筹划资产重新组合和发展重心转移,意欲脱离一汽的控制实现独立。“这么多年来,一汽对于一汽海马完全处于放任状态,没有任何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只是坐吃分红。”有海马汽车方面相关人士表示,如今连分红的机会也已丧失殆尽。数据显示,近年来一汽海马的亏损逐年扩大。
事实上,海马汽车与一汽、马自达渊源极深。1992年,陷入发展困境的日本马自达与当时的海南汽车制造厂成立了海南马自达;1997年,时年31岁的景柱接任海南汽车制造厂厂长,开启了海马汽车二次创业。期间,海南马自达凭借普力马和福美来跻身国内主流车企阵营。
1998年,海南汽车制造厂以国有资产划转的方式转给一汽集团,并更名为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汽车也借此获得了汽车生产资质。在进入一汽体系之后不久,景柱组织几百名老员工成立持股会,四处筹措资金,建成了民营海马汽车公司;2000年,民营海马集团成立,收购面临退市的*ST琼金盘,实现借壳上市。2004年,民营海马汽车和国有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合并为“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与一汽的合作,虽然让海马获得了汽车生产的资质,但海马管理层与一汽并不一条心。23年来双方控制权的争夺,深刻影响着海马汽车的命运。此前,海马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景柱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曾直言,海马想要做成事,必须要懂规律、戒陋习、心放平、有追求。在景柱看来,一汽海马的市场表现差,有产品投资失败、库存损失大、经营水平差等多重原因,但最为致命的还是体制制约。“一汽海马股东会和董事会很少正常召开过,对产品、投资、研发等战略决策慢、效率低、效果非常差。”
2007年,海马汽车踏出寻求独立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