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中国CEO炮轰增程式 李想隔空喊话:愿意和奥迪Q7比能耗

2020-09-14 22:54

  一场关于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路线“大论战”,再度被推向台前。

  近日,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翰一改往日风格,公开点名“增程式”,他认为站在环保的角度,增程式电动车并不是好的解决方案。在他看来,发展电动车的最终目的是减少碳排放,如果还要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来发电,那根本没必要。他甚至忍不住炮轰,“增程式是胡说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

  大众集团中国研发部门负责人威德曼也犀利表示,即使对单车来说,增程式电动车也意义不大,“是过时的技术”。

  虽然冯思翰并未直接点名,但以增程式为代表的新造车公司理想不可避免的成为其暗指的对象。

  就在10天前,因为所选择的技术路线长期备受质疑,理想汽车CEO李想还力挺增程式电动车技术。他甚至直接“爆粗口”,言辞激烈地炮轰那些认为增程式电动技术落后的研发人员,怒斥其根本没有用户思维,丝毫不关心用户体验。

  面对又一次突如其来的质疑,9月9日,李想在朋友圈和微博直接回应冯思瀚的判断,并隔空喊话,愿意和同级别的奥迪Q7 PHEV对比能耗,“用数据说话”。

  截图来源:李想微博

  事实上,观点针锋相对的背后,关于增程式技术的争议早已进入白热化状态。在冯思瀚态度鲜明地唱衰增程式的背后,大众汽车的路线如何选择?增程式又该如何存在?

  插混与纯电并行

  在大众汽车向电动化转型的路上,率先发起冲锋号角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PHEV)。

  冯思瀚表示,大众汽车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是以大众汽车品牌热门车型的电动化为开端。具体来看,要先将插电混动技术应用在大众汽车品牌车型上。今年3月,大众集团CEO迪斯博士表示,大众集团将在2020到2021,短短两年内推出18款插电混合动力车型。

  冯思瀚预计,未来5-6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整体规模将达到500万-600万辆,其中插电混动产品的占比约为20%-30%。

  很长一段时间,插电混动技术都被扣以介于纯电动车和燃油车之间的过渡技术的“帽子”。因为其动力来源包括燃油和充电两种形式,在研发之初,由于技术不成熟,插混车型一直处于续航里程短且电池衰减快的尴尬处境。

  但对车企来说,在纯电动车市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插电混动技术一度成为达到排放标准和积分考核的优先选择。

  按照规划,大众汽车第一步将推出多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其中包括已经上市的上汽大众途观L、帕萨特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以及一汽-大众的探岳GTE、新迈腾GTE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未来几个月内,途锐PHEV也即将上市。

  但对于大众而言,纯电动车才是最终目标。未来5年内,这家德国汽车巨头将投资600亿欧元用于混合动力、电气化和数字化转型,其中330亿欧元将用于电气化领域支出。在大众汽车未来5年总投资规划中,这项投资的金额占比超40%。

  早在2015年下半年,“排放门”事件爆发后不到一个月,大众汽车集团便宣布将打造生产纯电动汽车的模块化平台MEB。2019年10月,大众旗下备受瞩目的ID。系列首款车型ID.3正式发布。

  用投入表现决心,全力以赴拥抱电动化的大众被寄予希望。分析师蒂姆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