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浮夸风”搅乱了新能源汽车的升级梦

2021-01-28 09:10

  中国电池材料研究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但电池材料创新是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长期努力。任何车企都不应该拿远没达到量产阶段的技术当噱头。诸如“超级快充+超长续航+超级安全”“让电动汽车进入‘月充时代’”等浮夸术语不但容易误导投资人和消费者,也是一种对自己和对行业不够负责的做法。

视觉中国供图

  这个冬天,新能源汽车总是行走在风口浪尖。

  先是不少纯电动车在寒潮中陷入困境,续航里程大幅缩水,然后是部分电动车企业迅速打出超长续航、快充等卖点。特别是广汽埃安,从“超级快充+超长续航+超级安全”“8分钟可充满80%”,到“续航1000公里的电动车今年一定会出来”,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的一次公开“泼冷水”,让企业原本天花乱坠的宣传立刻画风突变。1月16日,欧阳明高在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直言:“如果某一位说他的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

  第二天,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正面回应称:“大家不要错误理解欧阳明高院士的话……即便电池可以满足8分钟充满1000公里,充电桩未必能承受得住。技术与运营推广是两个问题,大家还是要科学地对待技术的进步。”

  由此引发的一场热议,让广汽埃安母公司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