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名的流量明星的数据造假对这个事情应该如何评价?

2019-11-29 18:39

  央视点名流量明星数据作假,蔡徐坤,朱一龙,白宇等一批流量小生纷纷上榜。标题更是惊人的醒目:“粉丝非理性追星,助推假数据泛滥”,“人为操纵流量,转发点赞均可作假”。

  其实,只要我们比较一下,就知道很多数据都是刷出来的,不说别的,就说吴京,两部《战狼》和一部《流浪地球》让他的热度居高不下,然而他的粉丝仅仅只有一千多万,发微博下面的评论最多也只有两万。

  而蔡徐坤呢?仅仅一个超话帖子竟然有将近一亿次的观看!发博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然而除了他的粉丝之外,又有几个观众能够记住他?他唱过的歌我没听过,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红起来的。

  上榜的这几位都是热搜经常会见到的人,甚至有些网友都会说:看到某某就烦,热搜上个不停,还屏蔽不掉。可还是为什么他们还是要做这“流量明星”呢?

  在我所了解中的“流量”“数据”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会有“流量小生”“流量小花”呢?粉丝又为什么会去刷数据呢?是为了维持她们居高不下的热度,还是为了曝光度?

  这些数据除了吹牛还有什么现实作用?经过深思熟虑,发现了答案,为了钱。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一切都要按数据说话,广告商寻找的原则就是庞大的粉丝群体和潜在的消费人群,制片人选取演员的标准也是这个人能够透支的粉丝热度。

  于是就产生了这诸多的“流量明星”,他们观众的热情,榨取着国内娱乐市场的生机与活力,抹黑着中国艺人的名誉,败坏着国内社交平台的风气。而那些真正有才有德用心干事的艺人,只能静静地等待机会。

  数据造假真的涉及很大的产业链,流量明星只是最后的结果,而不是起因。真正需要整治的是源头,水军公司,相应的渠道和水军投放的平台。其实央视点名想指责的其实是平台,结果都被营销号带去骂明星了。

  只有下狠手,才能结束流量的局面。比如一张身份证仅限一个微博,一个微博仅限转发一次,这样一来,数据就不会有很大的造假空子。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