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18时15分,2019年度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累计超607亿,提前18天超越了2018年全年纪录。
可刚刚踏入影视产业的实习生小鹿却笑不出来。就在半个月前老板告诉她,她再也没有机会转正了。而原因竟是——
在今年,电影市场整体的低迷仿佛已经成为从业人员间的共识,凛冽的寒冬从头部一路席卷而来,掀翻了头部高楼大厦的顶棚,也吹散了底层最单薄的茅草屋。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已经有1884家影视公司关停,比去年同期增长33%。具体表现为公司状态注销、吊销、清算、停业。投资过热带来的产能过剩、税务问题带来的信任危机、资本过度追逐带来的资产高估等一系列问题,逼停了一个个项目,逼倒了一家家公司,也逼散了一群群想要“逐梦演艺圈”的年轻人。
电影票房的高数据,就像一根孤零零又高耸入云的大旗杆,云上岁月静好,云下却掩盖不住一片哀号遍野。
今天文化产业新闻就为您揭秘,2019年电影市场高票房背后那“拳拳到肉”的痛苦与隐忧。
如果说往年的“爆款”是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影视公司的意外之财,那么今年的头部影片就可以说是影视行业的救命稻草。
虽然今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了607亿远超去年,电影上映数量也已超过500部,似乎一切都很好。
但实际上点开电影票房榜一看便知,国产片不过是靠数量和头部作品勉强撑场面。
国产电影票房前十加一起贡献了282亿的票房,占比总票房的47%。而剩余的400多部影片加一起才凑上了其他的43%......“十亿俱乐部”的成员至今只有14席,票房过亿的影片数量未到80部,其余影片只能在巨头的挤压下苟延残喘......
而对于影视公司而言,“爆款”的可复制性并不强。因为今年的爆款影片几乎全都可遇不可求。《哪吒》制作周期长达3年才换得横空出世;《流浪地球》刚刚叩开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上海堡垒》马上就把门焊死了;《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烈火英雄》献礼建国70周年,可如此激昂的爱国氛围也不是总能遇到。
此外,根据今年的数据来看,作为“热度勋章”的密钥延期也并未发挥很强的带动作用。
从今年上映并延期的24部影片来看,密钥延期对于电影票房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在密钥延期期限内票房超过1000万的影片仅有6部,占比25%,而收获500万以下票房的影片达11部,像《大黄蜂》、《扫毒2》、《雪人奇缘》密钥延期一个月表现才100万元票房,延期票房成绩最好的是暑期档动画电影《哪吒》,在第一次密钥延期的31天内拿下4.3亿票房,第二次密钥延期的30天里拿下3400万。
在电影生产供给侧的洗牌方兴未艾,需求端又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观影人数的颓靡。
根据国家电影局2019年的数据,全国新增影院1074家,全国影城已超过14000家,银幕总数79907张。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观影人次却未能赶上票房的增速。
2019年上半年,内地总票房为31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68%;上半年观影人次为8.08亿人次,同比下降10.29%。
博纳影业创始人于冬也表示:“去年票房609亿元,平均到每一天就是1.68亿元,而今年迄今为止,有40多天每天平均票房大约三四千万,足见市场很冷淡。去年电影观影人次为17.3亿,今年仅前五个月就同比减少了1亿人次,要维持票房继续增长可谓困难重重。”
在FIRST电影节上艳惊四座的《平原上的夏洛克》,豆瓣评分7.8,票房还没突破1千万;
葛优+乔杉的新老喜剧人组合也没有点燃中国人的喜剧基因,2.19亿的票房与当年的开心麻花不能同日而语;
《南方车站的聚会》《吹哨人》两部高话题高口碑影片本来是神仙打架,可排片和上座率却依然惨淡......
今年日子不好过的不仅是电影制作公司,连所谓的电影明星也纷纷沦为“社畜”。
除了针对下沉市场的“地毯式路演”,今年,直播间路演成为了最为火爆,看上去也最“有效”的宣发方式。
结合“网红带货”爆红而应运而生。“网红带货式卖票”“线上路演”成为趋势性宣发手段。
11月5日晚,《受益人》主演大鹏、柳岩也同样走进薇娅直播间宣传影片,成为全网首次直播抢电影票案例。直播过程中,11万张优惠电影票被瞬秒,引发业界关注。
相较于线下电影路演以及短视频较为“隐性”的宣传效果,“网红卖票”的实际收益更为明显。而在直播过程中,全国800万人次同时观看直播,针对下沉市场有着最直观的宣传势能。
12月5日晚,文艺属性强烈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主创导演刁亦男,主演胡歌、桂纶镁,再次走进李佳琦的淘宝直播间,就更为明显的体现出其对于“网红卖票”下沉市场势能的看重。
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直播过程中25.5万张优惠电影票秒空,观看人数达到635万,累计直播互动量达到3575万次。累计达到2亿曝光量。
电商带货卖票似乎成了拯救电影市场的一剂良药,但当“李佳琦”们退场之后,中国电影又要依靠什么吸引观众?
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目前的逆境,我们应该正视,更应该警惕“高数据”背后的泡沫。我们不愿看到爆款背后无数“炮灰”化为阵前尘;也不想失去那些对中国电影仍存有希望的观众朋友,虽然不知道距离“好电影有人看,制作方有钱赚,电影圈有可持续的良性生态”还有多远,但我们相信,只要电影市场活着——
部分资料参考:壹娱观察、北京商报、 CINEMA视界、国英财经、东四十条资本
创建于2013年4月,微信内创建最早、最有价值的文化产业资讯平台,在业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中国文化报》曾 做专访,刊发题为《生产高品质内容,做专业自媒体平台——文化产业新闻:不做新闻的搬运工》的报道。发送最新行业动态和分析报道,链接政府、企业、学界的 信息中转站,文化产业相关从业者学习、交流、宣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