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面试热点:周杰伦打榜事件引发的思考——流量泡沫催生数据造假追星应回归理性

2019-12-21 02:45

  ,包含: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技巧、面试热点。下面为大家分享2020国考面试热点:周杰伦打榜事件引发的思考流量泡沫催生数据造假,追星应回归理性。

  “打榜”成为当下一种新型的追星方式。近日,因一名网友在豆瓣发帖质疑周杰伦的人气,进而在微博上掀起了一场周杰伦粉丝与蔡徐坤粉丝的刷榜争斗战,引来了大批量的网友围观。为了在流量时代证明周杰伦的人气,周杰伦粉丝开始了漫长的“打榜”之路,随之而来的“周杰伦粉丝被迫营业”等话题也占据了微博热搜,甚至不少微博大V也加入了这一话题的讨论中。“夕阳红粉丝团”开始努力学习流量时代的积分、打榜、转评、点赞等等一系列操作。

  流量时代,追星的方式从十年前的买专辑、逛贴吧转变成了数据即人气、数据即热度的形式,从2016年年中开始,新浪微博推出了“超级话题”功能,粉丝可以在超线年新浪又上线了超话社区APP,粉丝可以为偶像应援,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签到等方式为偶像积累热度,所以这种超话排名成了粉丝圈衡量明星热度的重要指标。

  而在这种流量追星的方式下,为了维持排名是需要投入金钱的,粉丝甚至会投入上千万人民币去盲目追星,而在粉丝砸下真金白银的同时,行业内还衍生出一条流量数据造假的灰色产业链。这种盲目追星、流量注水的问题值得深思。

  近日,周杰伦打榜事件引来了广大网友的围观,流量时代制造超话、点赞刷榜已成为常态,而在靠流量比人气的当下,明星流量造假事件频发,蔡徐坤一亿流量数据造假、吴亦凡粉丝越洋打榜数据被清等等一系列的新闻层出不穷,甚至因此衍生出数据造假的灰色产业链,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在明星人气靠流量说话的今天,明星买粉买转发事件已经见怪不怪了,这种“刷量”的方式是当下互联网时代进行流量数据造假的主要代表形式,流量明星数据造假冲击了娱乐圈的同时也对当下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这一行为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呼吁当下粉丝要理性追星。

  当下眼花缭乱的数据造假造假严重扰乱了娱乐圈的正常秩序,很多业务水平不过硬的流量小生和小花靠水军刷流量得到资源,让作品饱受争议性实际不利于流量明星的后续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在整个行业内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

  首先,流量思维占据主导传递错误信号。当下娱乐圈、影视圈出现了一个怪象,认为有流量的明星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而这种唯流量论的思想会让部分制片人、广告商根据当下话题热度来选择艺人,因此导致为了争夺更多的商业资源对流量进行造假。

  其次,作品质量堪忧浮躁心态盛行。十九大之后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说明当下群众有很强的精神层次的文化需求,而为了满足群众的精神层次需求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免不了会为了确保数量而在质量上放水,这种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让整个行业都透漏着浮躁之风。

  再次,狂热粉丝缺乏理性价值观缺失。很多时候,明星流量数据造假与粉丝是密切相关的,为了让自家“爱豆”有超高流量他们在网上不惜花费重金刷流量、造话题,这种炒作行为中免不了存在流量造假,甚至会借助某些平台进行数据造假。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积极作为。要加强社会对于先进人物和美好事物的宣传引导,鼓励当下青年人不盲目追星,提高公众的辨别能力。此外,也要重拳出击,对流量数据造假的平台、明星团队进行严肃处理,建立负面黑名单制度,引导主流正向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评判标准应更加合理不唯数据论。行业内应克服浮躁心态,轻资本运作重艺术思维,应该给予粉丝更多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热衷与短期效益,对艺术要时刻高标准严要求,规范明星行为,让明星承担起公众人物该承担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河南中公:郑州经三路丰产路向南150米路西 融丰花苑C座(河南省财政厅对面)在线定金支付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