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创作音乐的独特之处显而易见,在未来,这种创作手段会为整个音乐界带来哪些影响?有人担心,这种创作方式是否会影响到传统音乐制作人的“饭碗”、带来新的挑战?
其实,这种担心为时尚早。AI音乐更多的是推动了音乐创作个性化变革,通过发挥自己不受拘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完全取材于海量歌曲,AI音乐创作自出生之日起,便有“个性化”的先天优势,与此同时也可以解决一些曲调抄袭的问题。在背后,提供海量素材来让AI学习的都是人,人工智能可以发挥作用的核心因素也是人。至少在现阶段,过分担心“饭碗”并无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AI创造音乐实质上赋予了更多普通民众成为音乐创作者的能力,AI通过算法学习和“实战”训练来学习如何写歌,非音乐工作者也可以借助这种技术创作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曲子,这些都是不难实现的。
当然,对于AI音乐的警惕,与其它领域关于人工智能过度模仿的担忧大致相同。一方面,AI程序构建上容易受个人偏见左右;另一方面,如果极度复杂的算法被滥用在其它领域,AI到底会做出怎样的决策?
立足音乐创作的角度,AI音乐创作的确能弥补一些人类创作的不足,不妨将其发展为“得力助手”,但要紧绷“不滥用”这根弦。毕竟,技术的开关尚在我们手中,如何用好还得看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