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指针已拨至2020。回望2019,在经历了前一年的资本退潮、天价片酬、税务风波后,影视寒冬已让圈内人心惶惶。
但所谓寒冬,其实是市场转向成熟,是行业内调整的必经之路。市场没有变小,观众更没有变少。
2019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642.66亿,票房top10中8位均为国产电影。
为此,烹小鲜(pengxx01)联合艾漫数据、骨朵数据、微博数据,推出2019年度「中国故事“鲜”锋榜」,让好故事,被更多人看到。厚积薄发渡过“寒冬”,期待冰雪融化,桃花焚城。
除剧集榜单之外,「中国故事“鲜”锋榜」特别推出国产电影榜单,包含电影作品、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出品公司等多个维度。真实数据,专业评析,敬请持续关注。
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的总票房同比增长5.4%,影院数量、银幕数量、观影人次也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而这其中更令中国电影人振奋的,是在老生常谈的影视寒冬下,国产电影票房贡献率达六成以上,达到了411.75亿。前10名中,国产片占据了8席,成近十年之最。
不仅以绝对优势领跑头部市场,19年占据观众和媒体绝大多数视线和注意力的,也都是清一色的国产片。科幻片实现“零”的突破,动漫片缔造的票房奇迹,主旋律影片街头巷尾热议不断,类型片的高光时刻,文艺片的热闹营销......
往年来势汹汹的好莱坞大片们在过去的一年集体哑火,除了《复仇者联盟4》,似乎都成了水土不服的“纸老虎”。在与好莱坞的对峙中,国产片不再“谈好莱坞色变”。
本篇2019年度国产电影排行榜中,我们汇总梳理了豆瓣、猫眼、淘票票三家评分平台的国产片评分TOP20,以加权评分的方式,得出年度国产电影口碑排行榜TOP10。同时结合猫眼票房2019年度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TOP20,希望从中解读2019年国产片全面“领跑”背后的行业特点和新趋势。
2019年的电影市场,在一个接一个的“意料之外”中,创造着一个接一个的国产片“高光时刻”。
意料之外,《流浪地球》作为唯一一部科幻片,在春节档一众大咖云集、题材优势明显的喜剧片中突出重围,以20亿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并以总票房46.8亿的成绩成为中国影史总票房第二名。
意料之外,春节档“黑马”《流浪地球》刚刚坐稳的亚军位置,短短六个月便被暑期档“黑马”《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开创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高度。被网友称为“陈塘关三兄弟”的“金吒”《战狼2》、“木吒”《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在内地票房排行榜前三胜利会师。
意料之外,曾经侧重教育意义的主旋律题材影片,探索出了商业化模式的道路。国庆期间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引发了主旋律影片的观影热潮,纷纷跻身国产片票房榜TOP10。主旋律影片的市场潜能,已今非昔比。
意料之外,国产青春片《少年的你》没有重复”撤档“魔咒,以15.4亿的票房打破了国产青春片的天花板,现实主义题材的融入引发了社会对于”校园霸凌“现象的热议,也赋予了其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使其成为年度口碑榜第三名。
意料之外,年末翻拍自印度电影的犯罪悬疑类型片《误杀》在贺岁档20部影片中脱颖而出,以8亿票房成为最大赢家,目前总票房已突破11亿元,并登上年度国产片口碑榜第七位,成为了国产影史中,改编电影口碑最佳、评分最高的犯罪题材电影。
更让人意料之外的,是在这些串联起19年国产电影高峰的“黑马”背后的一张张新面孔。纵览19年票房榜口碑榜,新锐导演撑起了半边天。《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哪吒之魔童降世》导演饺子、《误杀》导演柯汶利、《少年的你》导演曾国祥之外,获得多个电影节肯定的《过春天》导演白雪、票房成绩不俗的爱情片《最好的我们》导演章笛沙、宁浩“坏猴子”计划《受益人》导演申奥、黄渤HB+U计划《被光抓走的人》导演董润年,这些新面孔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血液,可以说是19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最大惊喜。
从年初张艺谋新片《一秒钟》紧急撤出柏林电影节,到暑期档“三巨头”《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愿望》上映前撤档,再到十月的《解放·终局营救》《好莱坞往事》,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前一天开幕片《兰心大剧院》撤档,和十二月的《别告诉她》等。过去一年的电影档期充斥着变数与猜测,“技术原因”大概已经成为内地观众19年最熟悉的电影词汇。
频繁的撤档也让各公司年底面临着去库存的压力,导致影片扎堆上映,贺岁档共有20部主要国产片上映,空前拥挤。
而随着“三巨头”的纷纷撤出,暑期档这一全年第二大票仓的冠军之争顿时成谜,直接助推了《银河补习班》《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的市场热度。片荒之下,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凭借颠覆传统的人物形象和符合当下审美的时代精神,口碑炸裂,一举引燃暑期档,拿下年度票房和口碑排行榜双料冠军。
与暑期档的寂静与独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年春节档和国庆档的影市大联欢。观察年度票房排行榜TOP10,春节档和国庆档共六号种子选手均赫然在列。春节档贡献了票房排行榜前十,甚至前二十的全部喜剧片和现象级科幻片,国庆档则借着建国70周年的东风,贡献了最卖座的三部主旋律影片,被称为史上最强国庆档。除此之外,暑期档也同样有三部上榜,其它档期只有一部《少年的你》,强档期对票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登顶2019年票房榜,几乎刷新了所有国产动画电影的纪录,在创造国产动画电影新高峰的同时,也再一次让观众感受到了动画电影的崛起和力量。
从2015年《大圣归来》以爆炸式口碑和9.56亿票房一跃成为当年现象级影片开始,国产动画电影终于在十几年后重回大众视线。随后的《大鱼海棠》《大护法》《风语咒》,也屡屡收获高口碑。
2019年,除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有三部动画电影排在了年度口碑榜TOP20的前列。紧随《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改编自粉丝基础雄厚的动画片《罗小黑战记》,以温馨治愈的独特风格和粉丝向的定位,收获动画粉的集体好评、引来粉丝圈内狂欢,使其高居口碑评分榜亚军之位,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后再一次印证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巨大潜力。但是单薄的剧情、缓慢的叙事节奏也导致其“出圈难”,口碑的两极分化使其未能进入票房TOP20。
在国庆档主旋律热潮下,还有一部动画电影的上映因其出品方身份备受关注。作为东方梦工厂第一部中方全资的原创动画电影,《雪人奇缘》以当代中国为背景,融入了中国特有的“家文化”情感元素,片中出现的中国地标也都被赞用心,剧情笑点的本土化、国语配音的风趣幽默,一同助其登上口碑榜第十一位。
在三次原创故事之后,追光动画带着改编自经典神话爱情故事的《白蛇:缘起》华丽转身,以年轻受众定位、全新视角风格赢得票房口碑双丰收,不仅口碑榜排在第五位,还跻身票房榜TOP20。同样进入票房TOP20的,还有春节档上映的《熊出没·原始时代》。至今连续七年从未缺席春节档的《熊出没》系列动画电影,经过多年积累,已经成为春节家长陪伴孩子观影的第一选择。《熊出没·原始时代》以7亿票房成绩排在国产票房排行榜第十六位,并不意外。
经过中国动画人的不懈努力和四年优质作品的洗礼,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认知,终于摆脱了低幼化、剧情老套的僵化印象。这些动画电影中呈现出的具备当下时代精神的世界观,和由此收获的不俗口碑和票房成绩,都预示着如今的国产动画电影已不可同日而语。国产动画电影最好的时代已经到来。
年初春节档上映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凭借脑洞大开的想象力、比肩国际的视觉特效、中国特色的人文情怀和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在一众喜剧片中脱颖而出,让中国观众眼前一亮,不仅成为19年的春节档票房冠军,更以总票房46.8亿的成绩成为中国影史总票房第三名。虽然在剧情逻辑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但其整体品质的优良和市场成绩填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被称“打开了国产科幻片的大门”。
以年度票房口碑双料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代表的国产优质动画电影,如上文所述,刷新了观众对这一类型影片的认知,国产动画电影站上了新的高度。
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档三部主旋律影片的强强联手,不仅把爱国情绪推向了高潮,更合力开创了最强国庆档。和以往的主旋律影片不同,国庆档的三部影片不约而同地将故事焦点对准小人物,展现小人物的家国情怀,讲述平凡英雄的励志故事,取代说教意味,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在三部影片全部进入年度国产片票房TOP10的同时,《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也位列年度口碑榜TOP20。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探索,硕果颇丰。
国庆档后“空降”定档的青春片《少年的你》,将校园霸凌、少年犯罪、高考等社会现实问题融入青春类型片,无论是影片和主演收获的一致好评、突破青春爱情类型片票房天花板的15亿票房,还是影片引发的社会思考,都让《少年的你》拓宽了这一类型片的广度和深度。
年末贺岁档国产片、引进片扎堆上映,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的《误杀》让国产悬疑片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影片情节的高潮迭起、反转不断,人物关系的对立与矛盾,以及对人性的挖掘与展现,让这部国产悬疑片收获无数好评,进入年度口碑榜TOP10,票房也后来居上,排在第十四位,成为贺岁档的最大赢家。
和其它类型国产片多元发展、互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年喜剧片的没落。春节档《飞驰人生》《疯狂的外星人》虽然也进入了票房榜TOP10,在同档期的现象级科幻片《流浪地球》面前却显得黯然失色。口碑榜TOP10中,也只有《半个喜剧》一部上榜,曾经喜剧片统领电影“江湖”的景象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没落背后,也引来了业界对国产喜剧转型与突破的反思。
19年的文艺片,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颁奖礼上风采依旧,随着明星演员的加入和营销玩法的新尝试,声量也明显增大了很多,但落实到市场票房和圈层影响力上,文艺片面临的“破圈”困境,仍然不容忽视。
年初在柏林电影节上斩获双“银熊奖”的《地久天长》,无疑是上半年最受关注的文艺片,也是口碑榜排名最高的文艺片。载誉归来的《地久天长》,马不停蹄地在三月全国公映。在奖项加持、档期助力、口碑爆棚的情况下,影片排片率达到6.5%,上映首日收获1000万票房,已经破了导演王小帅的作品纪录。
然而对比同档期上映的商业类型片《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老师·好》,《地久天长》最终未达5000万的票房,还是让人感叹国产文艺片的鼎盛依然是电影人自娱自乐的“假象”。而导演王小帅为影片宣传在朋友圈宣传转发的“泡哥泡妹小技巧”,也饱受诟病。文艺片的营销之道,一时间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
同样“叫好不叫座”的,还有在国内外电影节备受瞩目、讲述不一样的青春成长故事的《过春天》,关注女性情感、引发舆论热潮的《送我上青云》、融合犯罪悬疑元素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19年文艺片的最好票房成绩,来自《南方车站的聚会》。导演刁亦男《白日焰火》五年后推出的作品,又是人气演员胡歌的大荧幕主演处女秀,也是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唯一入围华语片,《南方车站的聚会》一经定档便备受期待。同时影片电影营销还向商业片靠拢,结合了当下最热的“直播卖票”,堪称商业元素最齐全的文艺片。然而最终2亿的票房,相比其过亿成本和高额宣发费用,只能说还是差强人意。
2019年,我们见证了国产片的全面进击,也目睹了好莱坞大片的沉寂与退潮。类型片的繁茂生长,让电影人感受到了内地市场观众对国产片题材内容多元化的渴求与认可。头部作品和大档期所占票房比例持续攀升,市场的两极分化愈发明显。文艺片的商业化花式营销,并没有将其拉出“出圈难”的泥淖。新生代青年导演的崛起,成为国产电影承前启后的力量。
2019,我们看到的,是国产电影在寒冰之下迸发的炽热火焰和愈发旺盛的生命力。2019是冷却,是沉淀,更是转机,是中国故事掷地有声的一年。这似乎也预示着,在2020年来临之际,中国故事新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