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娱乐会所环球壹号第二次被法院强制执行这背后到底是个什么故事?

2018-12-28 16:32

  昨天(12月12日)下午三点半,两辆警车开进西湖文化广场,上城法院的法官和执行干警从车上下来,直奔知名娱乐会所“环球壹号”。

  会所还没有开始营业,室内光线昏暗,几个男人站在前台,看到法官,愣了片刻,没有说话。

  法官说,原告是杭州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和经营环球壹号的娱乐有限公司之间有业务往来,为会所提供酒水饮料等。

  此前,会所共欠原告酒水钱35万元左右,后来原告起诉到法院,案子进入执行阶段,会所又陆陆续续付了14万元,但还有21万余元一直没有履行。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该会所的经营者也是因为拖欠供货商酒水钱74万元,在法院判决后仍拒不支付,差点被法院查封,但是就在法官准备搜查现场清点财产时,一个姓蔡的男人出现了,他自称是环球壹号总经理,起初,蔡某还试图和法官讨价还价,后来见法官要查封会所,蔡某慌了,接连打了好几个电线个多小时后筹足了钱,把欠款打进了法院账户。

  据蔡某说,环球壹号会所是他去年11月从麒杨公司那承包过来的,租期两年,租金共计1000万元。会所一般傍晚七八点开始营业,到次日凌晨四五点结束,不存在经营困难的问题。

  昨天,上城法院的执行法官到达现场后,首先对判决书进行了梳理,并检查会所的营业执照。

  一个姓王的男子拿着营业执照复印件迎上来,他说,自己是从今年6月份才开始接手会所的经营,至于会所之前的债务,他并不知情。

  王某说:“我们现在是新公司,场地物资都是从房东那里租过来的,和前面的公司没有关系了。”

  “怎么没有关系?我们是来查封财产的,会所里面的设施布置都和以前一样,都是之前的物品,如果今天不履行的话,我们就要对这些物品进行查封了。”法官边说边往会所里面走。

  按照价值预估,法院将对会所的十个包厢进行查封,查封之后,会对剩余的21万酒水钱限期履行,如果会所依然未履行,法院会对本次查扣的物品进行评估拍卖。

  会所里漆黑一片,法警打着手电筒,依次清点金沙厅、御匾厅、威尼斯人、葡京厅等共九个包厢内的物品,并在清点完毕后往包厢门口贴上封条。

  最后一个包厢是总统包厢,查封到这里时,预估物品价值已经达到标的金额,就没有再继续查封。

  看到一张张封条,王某的情绪也开始激动起来:“这样我们晚上怎么营业?就算只查封一个包厢也会对我们有很大影响,现在一下子查封九个,我们生意不要做了啊?”

  他反复强调,包厢里的这些财产不属于被执行公司,被执行公司的财产在一年前就已经被搬走了。

  “如果你有异议,可以通过书面提出。”法官一边开具查封财产清单,一边向王某解释。

  王某急了,忽然跑到包厢门口,背对着法警趴到门上:“你们干脆把封条往我背上贴好了。”

  法官见状,厉声警告他,如果再这样妨碍执行,将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对他采取强制措施:“你这样是违法的知不知道?我们可以对你实施拘留!”

  一听说可能要被拘留,王某从门边慢慢挪开,“现在里面都是我们的财产,你们这样封了,受损失的是我们,我们才是受害人!”王某提高了声音。法官告诉他,被执行公司的注册地址和营业地址都是在这里,如果对查封有意见,认为影响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拿出证据,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法院会做进一步核查。

  眼看封条张贴完毕,法官要离开了,王某赶紧躲到一边,给没露面的“老板”打了几个电话。

  “要不跟申请人商量下?”王某拉着法官在前厅的椅子上坐下,这时候,他的态度明显缓和,还特地让同事倒了几杯水过来。

  申请人在一旁接起了电话,十几分钟后,她告诉法官,自己已经和环球壹号会所达成和解协议,愿意先撤销执行。

  下午5点左右,申请人在现场向法院主动提出书面申请,要求撤销本案执行。法警随后撕下封条,案件终结执行。

  【1993年】小百花“越”飘香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建团10年来,始终坚持艺术改革的方向,不断强调人才的优化组合,刻意追求“新、美、精”的艺术目标,努力树立奉献合作的敬业精神,认真实施科学的决策和管理,使剧团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艺术生产蒸蒸日上,青年演员茁壮成长,演出市场…【详细】

  【1994年】一座桥激活一座孤岛我国第一座跨海浮桥12月12日在宁波大榭岛经济开发区建成。这座由海军东海舰队工程船部队设计建造的浮桥长455.5米,宽9.4米,可通过包括80吨拖挂车在内的所有二级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结束了大榭岛群众世代依靠摆渡进出岛的历史。 ——摘自《…【详细】

  【1995年】浙江义乌:培育村镇干部 助力乡村振兴浙江义乌市委制定培养跨世纪人才战略,从今年起分期分批选送农村党支部书记上大学,争取在6年内有1/4以上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达到大专文化水平,其他农村基层干部达到中专或高中文化水平。 ——摘自《人民日报》(1995年5月3日1版)…【详细】

  【1996年】台州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三农农业银行浙江省台州市支行和黄岩信用合作联社在夏收夏种“双抢”季节,向当地2100多个种粮大户发放了“支农信用卡”。 ——摘自《人民日报》(1996年8月15日1版) 回忆起22年前的那个夏天,今年63岁的任昌林依旧记忆犹新。19…【详细】

  【1997年】一家丝绸民企的“逆袭”70年代末,我们18个农村妇女和4个农村劳动力,联手成立了杭州笕桥绸厂。刚开始,我们可说是一穷二白,非常困难。首先是企业的地位问题。我们的企业当时叫社队企业,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但市场对我们是公正的,我们拿着自己的产品,走南闯北搞推销,…【详细】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