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近年来,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很吃香。吃香的原因是:韩国的女神欧巴,韩国的文化,韩国的服装,以及韩国的时尚元素。但是还有一点,韩国的品质也是可以的。
不少的年轻的女性,或者有钱的消费人群,会选择进口品,日韩为主,有一点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的多样化。总有那么一批人,喜欢国产的,总有一批人,喜欢进口的。实际上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韩国距离中国的近,韩国本身的消费水平封顶也赚不了几个钱,主要的市场是在中国和东南亚。日本就别想了。近些年来,不少的韩国品牌在中国炒火了之后,养活了不少的加工厂。韩国的加工厂可谓,过山车,生意好的时候,赶快开厂,生意不好(萨德事件),黄了,倒闭;【注:韩国品牌与韩国加工厂分开。品牌公司注重市场营销,品牌有知名度,可授权多家代工厂代工,方便跟得上市场的消化能力。韩国的地皮吃得紧,工厂与工厂之间的规模都不打,主要是第一:品控稳定;第二:证件齐全;第三:产能跟得上;其他的差不多了。一旦品牌公共做得不好,或者品牌公司的某一高管除了丑闻,额额额......】比如之前的某航空的高管老总的子女管教不严,导致股市跌,这是时有发生。公关很重要。
那么对于中国来说,也很重要。跟中国关系处理不好。分分钟,引起抗拒心理。对一个品牌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企业需要尊重对华的文化;一方面就是阿尼陀佛自己国家的政府不要跟中国一般见识了。
韩国化妆品OEM代工厂,靠着本土自身的化妆品企业的加工,做得还是有点紧张的;但是靠着欧美日有部分的品牌授权给韩国的化妆品企业代工,这个是一件好事;还有的是,现在的中国的企业也开始慢慢去到韩国代工产品,市场的矛头瞄准中国以及东南亚市场,以及南美市场,这是一个好事。
这里面的确需要一些有国际眼光的,有跨国事务处理能力的公司去做。国内现在不缺乏这样的公司。韩国的化妆品代工厂啊,如果未来要突破瓶颈,跨国合作,甚至跨国见办事处,建厂;不走出去国门,窝在家里,实在是太憋屈了。
一旦在国内建厂,势必形成中韩两地跨国的优势;带着韩国的基因,技术配方进来中国的,有点不一样。会引起行业的人的关注。
与之前的中国工厂的老板,聘请韩国工程师研究人员入住工厂好很多,而且升级很多。因为老板不一样,处理事情,办事能力不一样。但是另外一边也要想到,中国人追求效率,如果按照韩国的上班制度,那么将会大大融不进国内老板的高要求。中国的老板,为了工作谈客户,两三点都陪客户;韩国老板下了班,工作什么都不管,这个态度不行(部门老板,非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