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是学子们对于校园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环,这份带着味道的记忆,可能是学子们离开家之后,最熟悉的味道。
怎么留住这些记忆中的味道?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大四女生全雪苗用拍摄照片的方式保留下了这份记忆。
5月31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大四女生全雪苗将自己珍藏了四年的食堂菜合集照发布在微博上。没想到,这篇记录生活的微博火了。6月3日,“女生连拍四年大学食堂饭菜”的话题占据了微博热搜第一。全雪苗告诉记者,当天她的手机一整天都处于“轰炸”状态。
对于她而言,随手记录日常,就是一种习惯。“就像普通女生一样,看到美食,总想先用手机‘消个毒’。”
今年22岁的全雪苗,是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四学生。谈到拍摄照片的初衷,全雪苗告诉记者,大一刚刚从家乡新疆来到长沙,父母怕她不适应,每天都在问吃得怎么样,因此从那时起,她就坚持拍摄下在食堂吃饭的照片,给父母分享。
没想到,记录与食堂的日常渐渐成为全雪苗的生活习惯,4年下来,她陆续拍下了近千张照片。为此,全雪苗还特地买了一个256G的U盘,将食堂的合集照按日期分类,存在U盘里。
临近毕业,全雪苗整理电脑文件时,发现了自己这四年珍藏的回忆,“只有几天就要毕业了,有点伤感。”于是,她用软件将这些照片做成拼图的形式,分享在了个人微博里。
“我手机里没有外卖App。”当点外卖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时,全雪苗却坚持着外出就餐的习惯,大学期间,她也跟着同学点过几次外卖,但她觉得口味不如食堂里的地道。
在全雪苗眼中,螺蛳粉,一个曾经被她列入“黑名单”的菜品,因为食堂大厨的妙手,让她成功成为粉丝。在她整理的食堂菜品合集中,螺蛳粉占据绝对的C位。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螺蛳粉因此受到不少湖南人的喜爱,在全雪苗眼中,食堂的螺蛳粉颇具特色。“你一吃就知道,无法形容的奇妙滋味。”全雪苗热情地向记者推荐自己的美食菜单。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有12个食堂,而全雪苗最常打卡的几间食堂,都靠近体育馆,“5、6、7食堂,是去的最多的地方。这里的菜品很丰富。”6月3日下午,全雪苗带着记者来到她最常去的6食堂打卡。
“螺蛳粉、牛肉面、大盘鸡面、炸酱面。”一进食堂,全雪苗的“吃货”本性展露无遗,熟练报出一长串菜名。全雪苗说:“刚来到涉外学院,并不能适应湘菜特有的辣味,虽然新疆菜也辣,但湖南的辣更加入味。”跟寝室同学尝试了好几次湘菜后,全雪苗彻底爱上了湘菜,在她的食堂合集中,辣椒炒肉出现的频次不少。
在被辣椒炒肉“征服”后,其他湘菜也渐渐出现在全雪苗的菜单里,“剁椒鱼,炒青椒也很下饭。”
原来,全雪苗的爷爷奶奶是衡阳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从衡阳来到新疆克拉玛依市支援当地建设发展。“小时候吃过爷爷奶奶做的菜,但来到湖南之后,才体会到‘湘辣’的纯粹。”
从千里之外的新疆来到湖南,全雪苗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高考填志愿,南方的学校就只选择了湖南这一所学校,没想到就录取了。”
拍照打卡记录生活中的小美好,只是全雪苗记录的一种形式。此外,做收账,写日记、收藏各类票根,也是她生活中坚持的小习惯。即将走出校门,全雪苗选择长沙作为自己职业生涯奋斗第一站。“我会保留自己拍照记录长沙美食的习惯,这一点不管上不上‘热搜’,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