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题:女人花梅艳芳的悲情人生

2019-12-12 07:32

  在香港众多艺人当中,梅艳芳的名字是最能引发人们不同感叹的一个,这不仅是因为她独步歌坛影界的艺术成就,更在于她集浮华和悲凉于一生的人生传奇和独具气质的人格魅力。梅艳芳一生坎坷,从遭受欺凌的底层歌女到备受尊重的一代歌后,凭借不懈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功,仿若香港那座城市变迁的缩影。然而,巨星陨落背后,却风波未平,蜚语不断。她缘何终身未嫁?谁是她一生的挚爱?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她的愿望,她的遗憾和她的担忧又是什么?

  她是风光无限的百变歌后,她是一生等爱的痴情女子,她如何创造了香港乐坛的神话?

  她是一个天生的歌手,一个全能艺人,一个华人的音乐神话,一个充满传奇的女人。

  梅艳芳曾谈到,她为赚钱养家丧失了宝贵的童年,少年时出入最多的地方是歌舞厅。1982年的香港新秀歌唱大赛,她以一曲《风的季节》夺得大赛冠军,其低沉磁性的嗓音和沉稳大气的台风给评审留下深刻印象,19岁的梅艳芳崭露头角,不久后便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心债》,正式踏入歌坛。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广西合浦人,家有两个哥哥及一个姐姐,梅艳芳排行最小,性恪倔强并带点反叛。

  梅艳芳的父亲早逝,家境颇为困难。梅妈妈组织了粤剧训练班及歌舞团以维持生计。小小年纪的梅艳芳深受影响,四岁半便踏上舞台唱《卖花姑娘》。

  梅艳芳从小就知道要分担家里的一些责任,在这种成长的过程中,梅艳芳学会了怎样保护自己、保护妈妈,所以和同年龄的小朋友比,她的思想也更加成熟懂事。

  1982年,梅艳芳以一曲《风的季节》夺得香港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其低沉磁性的嗓音和沉稳大气的台风给评审留下深刻印象。就这样,19岁的梅艳芳崭露头角。

  初出茅庐的梅艳芳并非一帆风顺。她第一张专辑《心债》的推出,成绩并不理想,质疑的声音不断涌出。有人说她长相不好,有人说她气质沧桑,很难大红。这对不满二十岁的梅艳芳打击不小,她从小的生长环境也被人刻意拿来攻击她,还有人围堵辱骂她。多年以后,梅艳芳在回忆那段不开心的往事时,还有些难以释怀……

  作为一名新星,梅艳芳在公司有计划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下,逐渐被人们认可。她爽朗、乐观、活泼、有朝气的独特气质,正在改变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同时,她也得到当时香港最顶级的设计师刘培基的鼎立支持。在刘培基的指点下,梅艳芳彻底改头换面,使这个不太漂亮的女孩逐渐成了“百变天后”。

  由于从四岁半开始动荡的舞台生涯且乐坛新人辈出,进入九十年代,梅艳芳决定退出竞夺音乐奖项,寻找自己安稳的生活。也许成长于单亲家庭,她的理想是如偶像山口百惠那样急流勇退,在事业成功之后追寻一个幸福的家庭。梅艳芳于1991年初在推出自己的首张国语专辑《亲密爱人》后决定暂别舞台。

  1988年,一部《胭脂扣》轰动香港,凭借此片梅艳芳确立了她在影坛的地位。当时梅艳芳在歌坛大红大紫,有着“百变天后”的称号,而在其荧幕旅途中,同样延续了“百变”的特色,拍戏涉足文艺、动作、喜剧等各类角色,且都拿捏得当,以自己独特的气质天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演技倍受肯定与赞赏。

  成长于单亲家庭,缺乏亲情的温暖,梅艳芳一生追寻真爱,十分渴望拥有自己的完整家庭。然而她本身强势的性格和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使她的爱情之路甚为崎岖,多次感情经历都没有好的结果。对于爱情观,梅艳芳曾表示:“我依然相信天长地久,但曾经拥有的,我会感激”。

  身患癌症的梅艳芳带病踏上红馆舞台,举行了人生最后的演唱会。谢幕一刻,她身披白色婚纱把自己嫁给了深爱的舞台。从四岁登台到人生谢幕,这个女子把自己大半辈子献给了音乐,她是真正属于舞台的百变女王。

  梅艳芳一生致力公益慈善,个人捐款超过千万元,发起参与过十余次大型慈善活动,为世界各地华人带来支持和鼓舞。

  “我穿婚纱好不好看?但是,错过了时间,很可惜,我也曾经有数次穿婚纱的机会,但是,我自己错过了……”

  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离世,伴随而来的是世人对她死因的种种猜测,有人认为是有人谋财害命,有人认为是为情所困,更有甚者觉得是某种诡异的原因,到底其中有何隐情?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