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第4 期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 总 28 期)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mON) NO.4 2o03 C, eneral No.28 宿命与抗争 率真与放达 — —《我们 家族的女人》评析 房 萍 摘 要: 《我们家族的女人是赵玫的女性“ 爱情三部曲” 之一。它以出色的对历 史与现实的反复吟咏,对女性爱情与命运的交相描绘,演绎了一曲宿命与抗争的交响 乐,从而展示出这位女作家率真与放达的艺术个性和新时期创作历程 中不可忽视的 地位与价值。 关键词: 悲剧 ;女人;宿命;率线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3...
2003 年第4 期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 总 28 期)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mON) NO.4 2o03 C, eneral No.28 宿命与抗争 率真与放达 《我们 家族的女人》评析 房 萍 摘 要: 《我们家族的女人是赵玫的女性“ 爱情三部曲” 之一。它以出色的对历 史与现实的反复吟咏,对女性爱情与命运的交相描绘,演绎了一曲宿命与抗争的交响 乐,从而展示出这位女作家率真与放达的艺术个性和新时期创作历程 中不可忽视的 地位与价值。 关键词: 悲剧 ;女人;宿命;率线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3898(2003)o4002902 赵玫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自1986 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始终立足于女性题材的创作,善于淋漓尽 致地表现东方女性的情感世界。当代“ 爱情三部曲” 我们家族的女人、世纪末的情人、天国恋人及 盛唐女性三部曲武则天、高阳公主、( t-官婉J L) 堪称她的小说代表作。其中我们家族的女人以对当 代女性的凝视,揭示她们生活和爱情的烦恼 ,穿插着对女性历史的回顾与思索。因此,可以说我们家族的女 人是赵玫的一部融历史与现代于一体,注重反映女性生活命运的优秀长篇小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替、更 迭中,在宿命与抗争的纠缠、环绕的双重旋律中,作家对爱情进行了真挚的吟唱,对女性博大的襟怀进行歌赞, 堪称一曲率真与放达的精彩乐章 ,充分展露了女作家赵玫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个性。 宿命色彩的营造和铺设是我们家族的女人的突出特点。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意绪和氛围缭绕于全文, 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浪漫的情境,而且表现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 ,是所有我们家族女人的共同归宿。这种 虚与实的结合,增添了作品无穷的艺术魅力。其实,对宿命色彩的展示,在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名著中都存 在。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古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等一系列悲剧故事。但在当代的题材中,把宿命色 彩演绎得如此完美的却并不多见,这是和作家赵玫善写情感性题材 ,以及具有出色的艺术创作才华分不开的。 。我们家族的女人” 都被一张无情的命运之网笼罩着,那是一种家族的命运,一种不可逃脱的悲剧,最突 出的表现就是女性的爱情婚姻悲剧 ,以此导致的人生悲剧,其中作家是以“ 我” 的爱情悲剧为中心而展开的。 “ 我”是一个离婚的中年女性,却意外的遭逢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全身心的投入,无所畏惧的抗争,甚至是 。以青春和爱,以生命中最纯净最响亮的那部分色彩为代价” ,但得到的仍是“ 永久的期待和忍耐” 。这就是一 种宿命,一种我们家族的女人无法逃避的命运。作家在“我” 的爱情故事的咏叹中,加入了奶奶的故事,姑妈、 小姑、嫂嫂以及表兄 、表嫂们的故事,即我们家族的女人的故事 ,这不仅为“ 我” 的故事铺垫了浓厚的背景及底 色 ,也为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探索向更深处挺进莫定了基础。为了叙述上直接切入主题,小说采用了简洁的分 块叙述的方式:一会是我的故事,一会是她们的故事,一会是爱情故事 ,一会是命运的故事;一会是历史的故 事,一会是现实的故事;一会是浪漫的故事,一会是惨烈的忧戚的故事;两者相互交错,并行发展,由“我”相互 穿插 ,不仅使“ 我” 的故事获得了宏阔的背景 ,而且使作品获得了深刻的意蕴,融汇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出 了更庞大的主题。 如果说家族女人的命运是不可选择的,但面对悲剧的态度却是可 以自主的。因此,虽然这个有着贵族血 统的后裔,女人们无一例外的承受着命运的锤打,承受着爱情的考验,经历着历史赋予她们的风风雨雨,但她 们都义无反顾地采取了顽强的、抗争的态度:奶奶信奉了基督教,以回避的态度完成了对爷爷纳妾的抗争;姑 姑选择了离婚 ,毅然回到了娘家,以直面的态度完成对姑父忘恩负义 、另有新欢的抗争;小姑以长达半生的沉 默完成对时代悲剧的抗争。但不论是何种形式的、何种程度的抗争,她们都无法逃避悲剧命运及悲剧结局。 宿命的色彩就象无法摆脱的幽灵紧紧地追踪着女性们,也象挥之不去的阴云笼罩着整部小说。正是在这种宿 命与抗争的不断纠缠、不断深入中,抗争愈显强烈,宿命的色彩愈显鲜明。因为“ 血脉是永远存在的一条暗蓝 色的线,那么神秘。从那个精子和卵子相撞的那个瞬间开始,一切就都已经决定了。” 在这里 ,作家明显的 29 维普资讯 指向是血脉、是家族 ,这是作为家族中的一员,作为难逃命运劫数中的女人最直觉的,也是最无望的呐喊,体现 了赵玫对家族的青睐及依恋之情。她说:“我身后总有一个强大的超越了宁静空间的家庭集团。我的最亲爱 的人们。她们支撑着我。我便依赖着。要息息相通,伸手便可以触到,便才能孕育出我的写作。给我灵感和 激情。” 但是,作为旁观者,我们的阅读及理解已远远超出了这个家族的范畴。因为,千百年来,生活在广袤 土地上的勤劳、善良的中华儿女们,她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坎坎坷坷的走过来的吗? 她们的命运不也同样在 抗争中难逃悲剧的劫数? 因此,我们的审美视野被“我们家族 的女人”扩展了,扩展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女 性。对女性命运的思索,对女性出路的探求,构成了本篇小说更深层的指向,对她们的命运给予关注也成为我 们审美的最终归宿点。而这正是作家一贯的女性主义的创作立场的最直接的体现,也是作家女性独立意识的 最好的表征,“ 我写作 ,当然女性独立的意识是有的” 。 因此可见,如烟如雾、缭绕全文的宿命色彩,体现了作家的一种创作趋 向,一种审美趣味,由此构成的艺 术氛围,增添了文章的朦胧美、神秘美。这种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使赵玫在众多的当代女作家中,保持了 自 己独到创作特色,更使赵玫率真放达的艺术个性展露无疑。 赵玫率真放达的艺术个性,是通过小说独特的叙述方法体现的。赵玫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我” 既是小说的主要叙述人,也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但与传统的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不同,小说的叙述方式更 类似一种心灵独自,一种手记体,就象鲁迅的伤逝中通过涓生的灵魂 自述,来展现、回忆与子君的爱情悲 剧。小说由“ 我” 叙述 自己的故事,真情流露 ,坦荡 自然,使倍受道德谴责的爱情 ,获得了令人同情,令人赞叹 的效果,也使作家获得了最恰切的、毫无阻碍的情感宣泄的方式。来不及选择一种最恰切的叙述方式,作家被 强烈的情感所驱动,拿起笔来,叙说心中的层层块垒,并一决千里 ,酣畅淋漓,作家一贯的以真诚见长的行文特 色暴露无遗。而由此表现出的明显的自传色彩,使读者更方便的深入到作家的内心,感受作家的每一次的情 感率动,获得更真实的信息、更强烈的心灵震撼。正如作家说的那样,“ 这其实不是一部小说。什么也不是。 不是以往的任何形式所能包容的。只是一些文字一些诉说 ,还有一颗太烫的心” 。 为了避免阴柔之气的过分浓重,作家采用了正、侧两方位人手的叙述方式,通过家族男人的故事来侧面展 示女人的故事,避免了叙述上的呆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阳刚与阴柔并重,在忧郁与惨烈中多了一 份悲壮与豪情。如小姑的故事 ,就是通过小姑父的惨死,来展现小姑的凄清的后半生。表哥的悲剧故事,是为 了更好的展示表嫂的悲剧。这种正、反两方面人手的叙述方法,展现了叙述上的摇曳多姿,也体现了作家艺术 上的匠心独运 。 小说的率真放达的艺术个性还表现在“ 我” 和我们家族的女人对爱的渴望和投入,“ 我” 是一个四十岁年 龄的女人 ,却难能可贵的保持了年轻人般的对爱的执著与追求,全身心的投入,整个心灵的应和,使爱情这个 古老的话题获得更为崭新的激情解释。而那些同“ 我” 一样,有着和祖先血洒疆场一样的激情和牺牲精神的 家族女性们 ,她们也一样,只要她们觉得是真诚而又热烈地爱过,哪怕是用一生的代价换取短暂的一瞬,那种 幸福的顶峰,辉煌的人生之光,也足以覆盖和照耀她们整个的身心。因此,她们而面对挫折和不幸 ,从未抱怨 过社会和他人,也从未有过颓远唐和消沉。这种建立在灵魂之上的对爱情的无私投入,使我们感受到了作家 率真放达的个性品格。同时,女性们对爱情超越后的母性的豁达和宽容态度更是作家率真放达的艺术个性的 体现。她们善 良的天性,传统的美德,超然的宽慰和宗教般的宁静,在家族女性身上体现出了一种圣洁之光。 最能体现作家率真个性的则是语言的流畅自如。作家运用诗般的语言 ,自然奔泻 ,一气呵成。那是一种 绝对的坦诚,是一种自然的流褥 ,没有任何的雕琢,甚至来不及摆正语言顺序就从心中涌出。于是在一种欧化 的倒装的语言风格中,我们聆听到的是作家的心灵之声,它卣不得你丝毫的放却和远离。你会完全被那种坦 率与清新所吸引,被一种源自心底的审美欲望所带动,被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征服。在这里,语言已成为作 家心灵的外化 ,我们仿佛感受不到语言的存在,我们是在轻轻触摸着一颗炽热的心。正如安波舜在该作品的 作品评序中说的“ 小说的叙述人容不得半点虚伪和矫饰,甚至不屑于某些规范性的雕琢和修饰 ,一开始就 极其坦诚的向你敞开心扉,如泣如诉地叙述她的痛苦 、快乐和迷悯。” 总之,在我们家族的女人 中,赵玫是以一种绝对坦诚的态度 ,对“我”及我们家族女人的命运给以关注, 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实现对女性 自我救赎的思考 ,完成对伟大的母性情怀和坚韧豁达的高贵品格的倾情 礼赞,其宿命色彩和放达的艺术个性构成了独具意味的真情述说。 注释 ①④、赵玫 我们家族的女人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8年4 月第二版 ②③、赵攻女人要不要自己的房间大家~999 年第二期 ⑤、安波舜我们家族的女人 作品评序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8 年4 月第二版 作者 铁岭师专讲师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