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的慈骞皓老师,始终以高度的热忱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之中,以育人为本,以尊重学生差异为立足点,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为目标,始终如一的不懈努力着。她为从事着可以影响人生的事业而感到自豪。
慈骞皓老师忠诚于教育工作,一直坚守教师的道德良知。她深知教师工作的分量,在工作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她当过班主任、政教处干事、政教主任等。她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在教学楼里巡行万步。只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学校有她最牵挂的一群人学生。她一直都知道是“学生”让她能够一直坚持在这个毫无波澜的工作岗位上。
慈骞皓老师曾经也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可爱。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她逐渐认识到教育的初衷应该是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他们的未来。为此,她多角度观察学生,观察家长,通过交谈和倾听了解他们的想法。因此在慈骞皓老师的班级里,依靠爱好考上理想大学的现象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未来的日子里,兴趣和努力能伴随着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学生群体中,慈骞皓老师特别关注边缘生。在与边缘生接触中,她发现这样的孩子内心渴望更多的尊重和关爱。因此,她经常与他们聊天,耐心对待他们的提问,适时地嘘寒问暖,时不时地鼓励,最终得到学生意想不到的回馈。这时慈老师会感觉无比幸福。
初中生正值情绪最敏感的青春期,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执教者不仅要教更要听。愿意与学生聊天的习惯,很好地打破了慈老师和学生间的隔阂。在这一过程中,她发现学生的很多看法都有着青春期的偏颇,但是如果他们不通过嘴表达出来,就一定会通过别的更无法预计的方式抒发,因此了解学生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知道再优秀的学生也是未成年人,他们在“三”观还没有建立的时刻,更需要教育者的理解、倾听和引导。
慈骞皓老师真心对待着从事过的每一份工作,在班主任岗位上,班级学生就是她的一切,所有做法都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在政教主任的岗位上,她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学会树立理想和目标作为工作的重点,组织的活动致力于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出去,感受世界的广阔;注重挖掘学生潜能,为有特长、有热情的学生提供舞台。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赵雪伊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