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女诗人郑洁“十年磨一剑”的诗集,无论是从诗歌风格、语言、意境都极具形式感、音乐性与抽象意味,时尚而裹挟先锋,婉约又不吝风骨,是2017年上海诗坛的重要学术成果。
2017年12月3日下午,“我们向往翅膀——郑洁诗歌分享研讨会”暨诗集《随笔游泳》首发在大隐书局举行
2017年12月3日下午,由上海市民诗歌节、东方教育时报主办的“我们向往翅膀——郑洁诗歌分享研讨会”暨诗集《随笔游泳》首发,在上海大隐书局举行。上海著名艺术家、诗人、作家、学者许德民、孙晓刚、徐建华、叶开、李天靖、张海宁、谢海泉、张健桐、春野、一枚、卢颖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王群、朱先权、李青美、王焰、乔刚、查建渝、应宏芳等五十余人参加了郑洁诗歌分享研讨会。与会者高度评介郑洁的新诗集,认为郑洁“十年磨一剑”的诗集,无论是从诗歌风格、语言、意境都极具形式感、音乐性与抽象意味,时尚而裹挟先锋,婉约又不吝风骨,是2017年上海诗坛的重大学术成果。诗歌分享研讨会是以研讨穿插朗诵的“拼场”方式举行,主持人周婕女士知性的串联词使得整场气氛欢快活跃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2017年12月3日下午,“我们向往翅膀——郑洁诗歌分享研讨会”暨诗集《随笔游泳》首发现场。
郑洁,著名诗人、作家,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是80年代中国著名的大学生诗社“夏雨诗社”创始人之一。上世纪80年代,郑洁就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明丽而富有质感的诗歌在中国女性诗坛获得尊贵与殊荣。未凡1987年主编的《当代女诗人情诗选》选入的28位女诗人,是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女诗人,他在序言中写道:“众多女诗人已成为当代诗坛的主将,她们是构建诗美工程的一支劲旅,其诗作是令人瞩目的诗之王冠上的明珠。”郑洁和当年叱咤诗坛的女诗人梅绍静、傅天琳、翟永明、李小雨、马丽华、筱敏、张烨、林雪等一起并列其中。
1989年,郑洁的第一本诗集《多变的女性》出版。“伤口永远朝着背阴处”、“祖先的习俗早已忘却”、“没有温柔的耳朵向你张开”,“我和你是我和你说不出的风景”、“有人在我头顶打手势”,“因为右方就要下雪”、“想念第一次发育的颜色”,这些都是从郑洁的诗中攫取的金句,她的诗细腻、婉约,意象变幻、通感叠加,读来引人入胜,不忍释卷。在英雄主义诗歌风格流行的年代,郑洁的诗如同行走于梦幻边缘的精灵,不屑于交响乐式的悲壮强烈气氛,也不沉湎于低音炮似的情感漩涡,而青睐于直觉与意识碰撞过后产生的情绪飞絮,是小夜曲、蓝调或者德彪西的牧神午后。
新诗集《随笔游泳》延续了她80年代细腻、敏锐、明丽而富有质感诗歌风格,继续在直觉和情绪边缘行走,依然诗风迈着精灵般的步履。她将缜密而细腻的情感,密缝进她精心选择的意象,她的语言手中有一根魔棒,可以指挥意象,每一个意象,仿佛顺手粘来,却在瞬间归属,让诗香从每个字的笔划中蔓延。读郑洁的诗,有时看似风轻云淡,无声滑翔,却有一种脱凡超俗、扶摇云遮雾绕之上的魅惑;有时如入音乐迷宫,节奏多变,一步一景,情感真实与虚幻相间,情绪抽象与意识流变融合,有一种无标题音乐的偶发天成之奇妙。
著名作家、诗人、教育家叶开首先发言:我编辑《中国最好的语文书》,选中国最好的诗歌的时候,我读了你很多诗歌。选了一首我认为是最好的诗歌。郑洁的诗给我的感觉特别干净,是少女般很干净很纯粹。在你的那些诗歌里,一个人可以少女般的坐在你的身边,我们不说是一个象征,就是一个诗歌所呈现出来的内心。郑洁是少有的灵魂完美的人,我看到大多数美丽的女子完整的灵魂她就是不写诗的,但是郑洁能够长期坚持的写,把这样一种特别有弹性的感受呈现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奇迹。
上海著名诗人,诗歌批评家李天靖认为:诗人郑洁很低调,沉潜了十年,十年磨一剑。最近在上海文艺出版了一本诗集《随笔游泳》,写她的笔随着心性自由的游刃于天地之间。郑洁的诗歌充满了音乐性,富有节奏感。就修辞而言,她还很娴熟的运用中国传统诗学中的瑰宝,“赋、比、兴”中的“比”。极大的拓展了诗意空间与意象的嬗变之美。另外,明喻、暗喻、借喻,隐喻,还有拟人、拟物等,分别体现在每一首诗中。她善于运用西洋的“戏剧性”。她的风格是现代与传统韵味的交融,也有对现代主义口语的追求。
上海商学院乔刚教授发言说:郑洁的诗歌非常个人化,诗句都包含着她自己对某些事物的深刻的理性的思考,这种将个人情绪和理性思考融为一体的写作常常是跨越空间的。那些超常搭配的诗句,组成跳跃性的意象,不仅具有通常诗歌没有的质感和张力,而且也构成了诗人特有的风格符号。要读懂诗人的诗歌,要走进诗人的诗歌世界,就要首先读懂这些跳跃性的意象。
职教名师应宏芳的发言几乎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郑洁女士的诗歌以我有限的智慧所能想到的最贴切的词,就是“游戏”。在我看来游戏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也是人类智慧最具标志性的产物。而郑洁的诗歌不但是游戏,还是一个用文字所构筑的最高级的游戏。歌之于郑洁是她和这个世界的游戏方式。同时在用诗的语言构筑一个新的当下。郑洁的诗歌更像是一个秘密花园,郑洁把你带进她的诗歌,你就进入了一场场充满惊喜的游戏。她的文字、她的意象、包括她的情感和思考从来都不是直白的,他们是暧昧的、含蓄的、变化的、流动的、是有趣的、甚至是妖冶的、魅惑的。她像一个精灵把你引入一个花园,自己去又轻盈地跳开不见踪影,你跌进她的诗里、跌倒密密的文字里、沉溺在一个个陌生而灵动的比喻里轻巧而绝妙的用词里,你喜欢那些颜色、物象、数字、你追随她的自由、跳跃、徜徉、飞翔。
著名词作家、诗人张海宁:我觉得诗歌对于郑洁来说,是她生命或者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一个内容,她就把诗歌放在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当中,很多时候虽然不是在诗歌的中心,她在很多方面反而更加会表现一种更加强烈的直觉和感悟。我看到她写了一篇有关夏雨诗社的回忆文章,她写了一句叫“把生命诗歌好,把生活朗诵好”,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她对自己整个生命状态的写照。
著名城市诗人孙晓刚发现,把郑洁《随笔游泳》诗集的目录连起来是一首更好的诗。诗人的思绪和意象非常跳跃,每首诗都是独立的思绪,独立的思路,我们只能从一些意象、诗句的巧妙里面感悟到诗的灵气。我很欣赏这样的写作方式,也很赞赏这样的美学诗学的理念。 郑洁不是单纯沉浸在自己情感的波涛里面写诗,而是用一种非常审美的,是有一些距离的,这样对生活和诗意的感悟,所以我觉得她的诗也是非常冷静。诗歌意象含义和她的诗歌语言组织,我觉得是更注重一些诗歌本身的探索,所以这一点也是非常可贵的,郑洁还坚守着现代诗歌最基本的一些元素,特别是在意象和语言的精心组织上面,还有她很多生活观察的丰富上面,我觉得都是坚守了现代诗歌的很多基本的一些审美原则。郑洁是上海的一个非常有诗学历练深度的女诗人,我们为此感到高兴和祝福。
诗人、书法家春野认为郑洁的诗《瓦杜兹邮局》是最为经典的语言杰作。之所以说它是杰作,它的四个完美性,第一诗歌作为语言,这首诗歌看似平淡,但是全部炫技,表面上面非常平淡接近口语,其实底下全部是地雷,印象跟印象的勾连关系,包括诗的可读性,诗歌旋律美在这首诗歌里面体现的非常充分,没有多一笔、没有少一笔,全部都是经过反复斟酌而得,诗歌显得非常冷静、非常美少女,其实是非常炫技的一首杰作。但是这也就是给我们诗人提出一个问题,语言的历练、语言的精美、语言的经典在什么样的标准下,在什么样的美学观念里面达到这样一个意境,我想说郑洁老师你真棒,你还是马拉松式而且是向前冲的女性诗人。
诗人、行为艺术家一枚用郑洁的诗歌题目串联成一首诗:“祈祷我的下一个灵魂,卡夫卡在二十二号,我想买下一幢房子,优美地犹豫、松开约定、我们向往翅膀、缠绕你的停留、缓解注视、笼罩一身热舞、表情演变、三亚的下午、风轻云淡、我的胸前有块石头、我养了一条叫听听的鱼,为什么你不是、我想离开那条河、经受、触礁、华丽的台词飘向海洋、请你倒数我的日子”。
诗人周熙认为:郑洁的诗有很浓厚的夏雨诗社的风格在里面,因为典雅、抒情,也有那种海派的上海特色在里面,意象很洋派,奶酪、瓦杜兹这种词藻等等,感觉你是很小资、很优雅、很美好,这种风格实际上是一种很城市的风格。我觉得她真的是一个很有灵性、很知性的一位女性,在这样一个时代是很难得的,把生活平衡那么好,灵魂又是远在高处。
主持人周婕认为:郑洁的身份很多样,她除了是诗人、作家,她还是我们职教名师,是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她还是位老师,我们可以从多种途径来了解她。她其实是多样的,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树超先生曾经称赞她,是一位有宏观思维和创新智慧的教师,眼界和境界都很高。
华师大出版社社长王焰女士觉得:”郑洁师姐活成了很多女人都希望的模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这样的一个环境和情怀,都始终保持着一颗干净的心写出这样的文字,这是非常不容易,这也许还是华师大的风格,也许是夏雨诗社这么多年延续的情怀,我觉得有郑洁师姐一直坚持写到现在,也是我们华师大中文系的骄傲。
上海朗诵学会会长、华师大教授王群说:很可能在座的我是跟郑洁认识最早的,我们40年以前就认识了,当时郑洁还是初中生。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文静的一个女孩子,而且语言上面有天赋。我们30年没有见面,是《中文自修》的口语交际比赛我们碰上的,之后也就保持着联系了。但是说实在的,郑洁我一直关注,我在《新民晚报》上关注郑洁的文章。今天我进一步丰富了我对郑洁的印象,我以前小看了郑洁,我以前以为她只有一个灵魂。我生活当中一直认为有两种人不太好打交道的,一个是诗人,诗人的侧面太多,用今天说的比较多的话就是灵魂太多,当然灵魂多了对写诗有好处;还有一个是演员,演员虽然灵魂不多,但是很个性,有时候打交道比较吃力。但是我现在看起来的话,这两种人的生活都很丰富,今天丰富了我对郑洁的印象。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谢海泉教授:“只要热爱生活,衷情缪斯,总会得到生活和缪斯的双重眷顾。无论是德民的抽象诗所探索的文字密踪,还是郑洁在直觉和情绪之间翩翩而飞的文字精灵,都是我们看不够的美妙风景!
著名诗人李占刚博士作了书面发言:郑洁是海上重要诗人。八十年代,她就以清丽纯妙的诗风活跃在上海校园。她的校园诗作与华东师大的文脉一一丽娃河一样波光动人、甜蜜而充满诱惑。《随笔游泳》收入的均为她的新世纪的诗作,这些作品更加令人惊喜。新世纪的诗意与青春甜美诗人相关联的是,诸多诗作表现了有关甜与无糖的微妙关系和困境,以及生命体验、生命态度。如《无糖的午间忽视倒影》、《无糖伫立》、《无糖酿制》、《残无糖修辞》等。每个优秀诗人对抗时间的方式都是独特的,甜(或糖、水果)的反义词并不是苦,而是无糖。这是优秀诗人郑洁的独家修辞。
著名抽象艺术家、诗人许德民认为:从1987年未凡主编的《当代女诗人情诗选》中,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的郑洁实际上已经是悄悄取得了她应有的成绩,这是我以往也一直没有意识到的一个事儿。1989年,我和她一起在一套诗丛里各自出了一本诗集,她的诗集《多变的女性》,对诗歌写作的那种灵动、洒脱、意象转换、音乐性就已经有了雏形。我们现在来看80年代我们诗人的诗歌,以一个诗歌本体的方式来解读或者来评判的话,我觉得《多变的女性》应该是80年代最好的女诗人诗集之一,郑洁也应该是中国最好的女诗人之一。刚才有人说已经读不懂她的诗歌,这就对了,如果都读懂了她的诗歌就不行了,这是我对诗歌的理解。当然,诗歌审美不是简单的“懂与不懂”,因为郑洁的诗歌不是讲故事,也不是讲道理,她的诗是一种语言艺术,是将情绪和感悟用精心选择的语言形式诗意地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的方式是感悟式的、朦胧的、似是而非的、甚至是抽象的。现代主义、当代主义诗歌再也不是仅仅为了道理或哲理存在,而是有更为深远与广阔的审美时空,等着我们的思维和精神去填补与开拓。诗歌应该是整个世界最高端的意识或者最富有精神的灵魂。必须伸出它的翅膀把我们的身心带往一个更高级的境界,这是我们诗歌和艺术的使命。
诗人、作家郑洁最后答谢发言:今天的心情真是一直在冲浪,有的时候很紧张,有的时候很期待,有的时候很得意,有的时候心领神会。大家说的每一句都很打动我,但也有一种错觉,有时出神地觉得,好像在讲着一个跟我很有关系的别人。真的非常感谢大家!说到“随笔游泳”,它是我的网名,用了20年:我的名字里有水,而跟随着这支笔,我可以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泳。“随”字很好,随风随波也随缘。
今天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诗歌到底是什么?今天的世界是很功利的,生活似乎在如今远离了诗,放弃了诗,因为诗歌看上去功能消退。上世纪80年代诗歌是有功能的,比如可以用它追女孩子,哪怕隔了一座墙、隔了一所学校,他也可以用一首诗也可以追到你,它是有功能的。还有那时出一本诗集就可以加入作协,我也是出了一本诗集以后在27岁加入作协的,也就是说它是有功能的。
但是,诗人和诗歌不是一回事,“诗人的生活”和“诗歌地生活”我们更愿意享受后者。诗人的生活千差万别,只有自己清楚,而“诗歌地生存” “朗诵地生活”多么美妙。因为真正的艺术是作用于生活的,所以要把生命诗歌好,把生活朗诵好。今天真的非常谢谢大家能够那么仔细、那么认真在这样一个空间来读我的诗,真正的诗情不仅仅是地点和时间的抒发,还有自我的苏醒和反叛、突围和驻守、凝滞和流淌、淤积和分解、渲染和攀援……我第一个灵魂涂在我的表面,她像丝绸一样光滑地涂在我的表面,可能有的人认识这个表面以后,就觉得像一个少女一样。第二个灵魂就在河边喝着咖啡,她拒绝着千篇一律的激动,不屑一顾你们所看到的一切;第三个灵魂强迫我流泪或者是狐疑。这本诗集里的第一首诗就是《祈祷我的下一个灵魂》。我期待下一个灵魂!感谢大家,谢谢。
出席“我们向往翅膀——郑洁诗歌分享研讨会”暨诗集《随笔游泳》首发的来宾还有:吴文华、李 珏、张蓓蕾、王 琦、蒋波平、吴振翼、沈林森、凌代宏、郑小波、张正昂、俞燕文、陈龙华、高锋、甘小的、徐 凌、徐 迪、石一萍、徐 晶、张军田、蒋月林、袁 萍、邓丽萍、杨嘉华、马以珍、朱秀玲、黄俊、黄静宜、范玉红、麻 琳、沈莹、王怡雯、孔 赟、俞 露、徐珊珊等。
2017年12月3日下午,“我们向往翅膀——郑洁诗歌分享研讨会”暨诗集《随笔游泳》首发现场
前排左起:陈蕾、王琦、吴文华、李珏、一枚、郑洁、王焰、周婕、春野、张蓓蕾。后排左起:张海宁、乔刚、周熙、查建渝、孙晓刚、李青美、王群、谢海泉、许德民、沈林森、张健桐、李天靖、叶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