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场选择,我们总是在选择中生活,创造希望,寻找希望,追寻希望,又或者在失望中期待下一个希望。
《人间世·选择》一位失独母亲的求子心路,和在生命与完整女性人生之间选择的一位母亲的故事。
结婚,生个孩子,是每一位女性都应该拥有的权利,但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如此幸运,一个小小的子宫对每一位女性、一个家庭而言绝不仅仅是一个器官,也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43岁的徐喜娣,她的儿子在19岁为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身亡。无论儿子的见义勇为换来了多少荣誉,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不幸的,因为没有人愿意用自己孩子的性命去换取这样的荣耀。所以她选择再做一次母亲,选择在试管的道路上,克服所有的艰难走下去。
“我问护士,如果打麻醉会影响卵子质量吗,她说没有这个说法,不过我听我们群里的小姐妹说可能会影响的,我还是不打麻药了吧。”
也许这句话挺起来也许并不那么专业,只是听说,听别人说,但是她还是选择忍受疼痛。因为她想做一个妈妈,再一次做一个妈妈。同这个迫切的希望比起来,这点疼痛在她的眼中太过渺小。
半年的取卵,她终于获得移植的机会,并且胚胎成功着床。然而怀孕两个月后,第四次孕检时,却发现胚胎发育中途停止,不得已终止了妊娠。但她没有放弃,她选择回到老家,做过人流之后调养身体,等待三个月后再次移植。
37岁的陈莉莉要做出一个选择,是不是要摘除子宫来保住性命,摘除子宫可以救命,但子宫没了,就再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女性。对妇科医生来说,同样也是一个选择。从未遇到过的病变,常规检查无法找到原始病灶究竟在什么部位,切除宫颈活检,也许可以保住子宫。
“昨天是我的生日,我是在昨天住院的,是重生的日子,试过了才不后悔!现在拿掉我不甘心,试过之后再拿掉我不遗憾!”
当宫颈活检出结果之后,医生告诉陈莉莉的家属病变组织已经蔓延到整个子宫腔,建议全子宫切除。
陈莉莉的丈夫在手术室外,艰难地吐出了这几个字。除了心疼,更多的还有陪伴她一起面对所有未知的勇气。
然而子宫里发现了大面积的病变,而且很有可能进一步扩散,这是非常罕见的情况,罕见到在相关医学文献中只查到六例相同病例,其中五例输卵管也发现病灶,其中两例切除卵巢。是单独切输卵管,还是连同卵巢一并切除,陈莉莉和她的家人面临着又一次艰难的抉择。
面对镜头,陈莉莉的笑容总是比眼泪更多,还有她眼睛里那股能够刺破恐惧的坚定。
“跟生命比起来,什么都不重要了,我还是很幸运的。这是命运的安排,我相信,做这个决定,我也相信自己!”
可能人生当中的选择不计其数,大到选择生与死,小到选择今天的外卖你要吃些什么,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可能是一次失望的体验,或者是失去更多。但我们永远在命运的选择中走着,最后也一定会看到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