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出演赵本山等人主演的电视剧《刘老根3》,接着与孙俪、罗晋等人搭档,出演电视剧《安家》。
两部电视剧聚焦的题材完全不一样,细看起来,闫学晶的表现也迥然有别。和在《安家》里没有多少存在感不同,在《刘老根3》里,闫学晶表现得更松弛,也更有戏份。
倒不是说戏份轻重的问题,而是闫学晶似乎特别适合出演东北本土故事,在这里,她肆意挥洒,游刃有余。毕竟,闫学晶是东北人,东北人的性格也在她身上一览无余。
孙俪回忆说:“我觉得如果是我,我再不舒服,我也一定会穿上衣服再去见一个从未见过的客人吧,闫姐第一次让我看见特别有亲和力,因为她穿一秋衣秋裤就来见我。”
15岁时,闫学晶考进吉林省东辽县渭津小剧团学习。那时候,她刻苦学习,剧团常演的近四十个剧目,她都会唱。媒体称,无论谁有事来不了,闫学晶都能上台去“补缺”。
“戏耙子”可不是浪得虚名,后来,闫学晶表演的二人转《刘秀坐楼》、《风雪巡诊》、《胡知县断案》等,都获得表演一等奖。
更关键的是,1999年,央视与吉林卫视合拍戏曲电视连续剧《三请樊梨花》,闫学晶出演女一号樊梨花。第二年,参加吉林省第十五届二人转推广会,她出演《皇亲梦》,不仅获得表演一等奖,被评为吉林省“四大名旦”之一,且位居榜首。
至此,闫学晶已经是东北家喻户晓的“二人转皇后”,二人转艺术让她声名鹊起,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闫学晶的性格。
2001年,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举行,闫学晶携《皇亲梦》参赛,一举摘下最高奖项。
紧接着,闫学晶出演了赵本山导演的电视剧《刘老根》,在其中扮演刘老根之女“山杏”。初次拍戏,她却被赵本山骂哭过。
有一次,剧组在返回拍摄地的途中,闫学晶为了接一个演出,中途下车去了沈阳,没有请假还带走了一位演员。
第二天到片场,闫学晶主动向赵本山承认错误。即便如此,本山大叔当时就一顿批评:“你怎么破坏规矩呢?跟谁都没请假?你胆子咋那么大呢?半夜回来坐车,多危险!出事怎么办?明天戏还排不排?明儿把你的戏都砍了,你自己安排自己,也不用请假啦!”
赵本山说:“骂你,你记仇啦?你出去挣不挣钱不重要,请不请假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安全。这是一。第二谁都有事儿,我想要出去挣钱,不比你多吗?我不请假走了,你们这一百多人咋办,等我?
“只要是剧组的成员,大家都为自己,为剧组,为这个集体负点责任,拍完了,你愿意上哪儿演上哪儿演。我骂你也好,批评你也好,态度可能是过分,我道歉,下不为例”
赵本山的严厉要求,让闫学晶全力以赴,她也越发理解《刘老根》对于二人转艺术的重要作用。
面对媒体,闫学晶直言:“若没有赵本山的《刘老根》,就不会有二人转演员一步跨出来的知名度,更不会让全国的观众知道二人转的好听、好看,他就像是东北文化的一面旗帜。”
闫学晶可谓现身说法,她确实是借由《刘老根》走出东北,被全国观众了解、喜爱。
此后,闫学晶主演了《满堂爹娘》、《老病号》、《女人当官》、《山里娘们山里汉》、《俺娘田小草》等一系列影视作品。
闫学晶的名气越来越大,同时对赵本山一直很感恩。接受媒体访问,她坦承:“我永远希望有机会和赵本山老师合作!啥时候找我都愿意!”
之所以如此“讲义气”,不只是和赵本山最初的知遇之恩有关,也因为本山大叔在春晚舞台上力挺闫学晶。
2001年,闫学晶首次登上央视春晚,联手潘长江、黄晓娟出演小品《三号楼长》。直播当天,春晚导演金越说,前面节目超时,后面的语言类节目“得拿掉一个”,想拿掉闫学晶参演的这个小品。
关键时刻,赵本山挺身而出。他对导演说,这都年三十了,这孩子怎么回家交代?他提出,自己的节目《卖拐》“可以往下节省时间”。
最终,闫学晶参演的小品被保留,还获得央视“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小品类三等奖。
“永远也不会的。如果我是小鸟,二人转就是我的翅膀,没有二人转,我哪能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