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按套内买房十问题:精装费怎么算?房价变高了吗?

2019-02-26 15:40

  2002年6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通过《重庆市城镇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其中第十三条明确,商品房销售应当同时公布套内建筑面积及其价格、建筑面积及其价格,并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交易当事人发生面积纠纷时,应当以套内建筑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价格作为处理纠纷的计价依据。

  根据2000年8月1日实施的《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1-2000(以下简称《测量规范》)国家标准规定:房屋套内建筑面积由房屋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在9个主城区以外的区域,购房者们在买房前一般也都会考虑得房率(编者注:即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的问题,在其他各方面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得房率高的住宅势必是更有优势一些。同时,开发商在设计项目时也会考虑到消费者的这一需求。

  举例来说,十多年前重庆许多住宅项目都做的是两梯八户,公共空间尽量少、得房率尽量高;但如今,两梯八户的住宅已经不再那么受大家欢迎,人们对住宅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现在开发商在重庆推出的新住宅项目一般都是三梯六户或三梯八户。

  公摊建筑面积实际上最后也是为业主所使用。通俗来说,这部分的成本也是加在套内面积里的。按照目前重庆房地产市场的普遍情况而言,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约等于建筑面积计价的1.2倍左右。对开发商而言,这些成本是真实存在的,并不会因为不同的计价方式而使成本消失。

  对消费者的好处在于,原来在购买建筑面积的时候,开发商的设计和规划所能体现出来的得房率并不一样,同样100平方米的房子,不同的开发商由于工艺不够先进或者规划设计不合理,在同等建筑面积之下,不同开发商体现出来的得房率并不一样。因此,以套内建筑面积来算,不会像“月饼包装”一样买单。

  购房者可能认为开发商会修大电梯前室面积、楼道面积等来多赚钱,但事实上,一些大型的开发商并不需要靠这些来赚钱,因为多修两个平方的电梯前室也需要成本。一些开发商房子公摊较多,其实是源于经验不足的小开发商的设计及工程能力有所欠缺,并不说开发商想骗钱。

  对市场而言,转变为重庆“套内建筑面积”或者住建部征求意见稿中提及的“套内使用面积”计算,会更加规范房地产开发商的自我设计规划、工程这些层面的提升,把不必要的成本省下来,因为这些成本消费者不会再买单。

  对购房者而言,不会不需要电梯前室、过道等,但是通过规范被制约后,开发商会在这方面用更多的心力、用更好的技术,把这些方面修的更合适。同样的过道,多少更合适、更经济,现在就会更加规范。房地产市场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之后,对开发商而言,也会想通过节约客户的购房成本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对消费者而言,按“套内建筑面积”比按建筑面积来计价更合理更公平,也更加能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新建商品房预售制之下,会出现购房合同和实际交房面积的误差,在计算购房面积误差时,重庆按套内建筑面积,而非其他城市所用的建筑面积。

  重庆的梯户比例高主要是和重庆地貌等因素有关,土地稀缺,使用更加集约化,也会形成重庆房屋建设的习惯,而非是为了最大化的得到套内面积而形成的。重庆和其他城市一样,品质越高的楼盘,价格越高,重庆也有得房率低的项目,还是要看项目的定位。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