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网独家直播:第五届湖湘财富峰会金融创新专场论坛

2019-02-26 22:45

  欢迎大家参加“步步高.新天地”第五届湖湘财富峰会“碧桂园.相伴十年”房地产金融创新论坛。再次特别感谢“碧桂园.天玺湾”冠名主办,长沙市滨江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协办,同时我们还要感谢如下媒体对本届峰会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是好房子网、长沙政法频道《第一房产》,金芒果地产,金鹰955,105电台等媒体。

  诺亚财富集团产品部总经理、歌斐资产Top50蓝筹同盟基金会主席陈昆才先生;

  今天这场论坛是个专业论坛,主题是“房地产金融化”,将主要涉及互联网思维下的金融创新与服务,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推动城市中心转型升级,以及对房地产企业融资工作,对房地产金融创新具有指导意义。欢迎大家在聆听嘉宾精彩演讲的同时,积极参与互动。

  我们国家主流的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互联网思维下,我们的银行业将如何进行金融创新,如何提升金融服务。我们首先请出的是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苏国庆,他的演讲是《互联网思维下的金融创新与服务》。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对金融的影响意义深远,学习跟踪互联网的技术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探讨金融创新是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六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挑战,互联网金融并不是我们理解的用互联网办理金融这么简单的概念。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也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甚至带来了商业的理念,银行的文化一系列的变化。互联网金融服务是具有尊重客户体验,强调的是交互式的服务,主张是开放、便捷、快速的特点。在互联网金融这个生态下,消费者很大程度掌握了信息的主动权,他们是主动的寻找自己想要的产品和服务,不在像以前那样,忠诚于自己的开户银行,也不愿意听从银行给予的消费引导。应当说传统银行的中介功能正在悄然的发生一些改变。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应运而生,目前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机构,达到了250家之多,有100家是获得了网络的支付资格。我们看一下这个数字,它远远超过了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第三方公司的总合,中国第三方支付公司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支付企业。无论是用户数,交易的笔数、交易的金额,在全球是领先第一位的。

  另外移动支付也是在大行其道,第二个变化是去PC化,以工商银行举个例子,现在工商银行有80%的业务是通过网上银行、电子银行来实现的。我们统计了一下32%的客户现在是不到银行办理业务,全部通过电子化来办理业务。去PC化在全部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8.5%超过了PC网民的65%。从工商银行看,手机银行交易的笔数增长是181%,我们网上银行的增长在15%。互联网的企业在撬动这个金融市场,借助电子商务、电子信息的优势,从商品掌握到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在延伸到客户的融资、支付等多个领域。对商品支付的消费、延伸,包括存款、投资、理财,小额信贷等等,实际上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已经覆盖到传统的银行存贷会的所有领域。包括已经开始进入到基金、保险的领域,互联网金融正在演绎得风声水起,如火如荼。

  第二,商业银行互联网的基因,从根本上讲,互联网它是一种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现在商业银行深深的扎根信息中,我们在国内实现了数据中心的集中运营。现在所有工商银行的业务全部实现电子化。应当说成为中国的银行业信息方面的领头羊。工商银行现在总有全国最大的两地三心,在全世界是领先的,业务的运营24小时,一天365天,业务的处理一秒钟都没有停。可以在2分钟之内完成上海同城两个系统的切换。现在工商银行拥有的上网银行客户数达到了1.85亿,手机银行的客户1.3亿,所有工商银行的业务中81%的业务主要是通过以网上为主的电子银行渠道来实现的。去年工商银行网上交易额达到了830亿万元。同时银行作为国家的金融支柱,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方面,拥有其他互联网企业不可能具有的一些比较优势。比如拥有资金、技术、人才和系统的软硬实力。银行经营的规模优势也是难以捍动的。包括风险控制、资产管理、交易中介,社会资源配置能力,以及信息贯通,经济渗透、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把握,可以说贯通了全社会的资金链、产业链、物流链,占有调控经济命脉地位优势,具有更多的市场机会。由于资金信息大数据优势和庞大而稳定的客户群,这个指的地位是银行和客户的关系,能够呈现相辅,同时受到严格的监督,运营规范。在广大的客户中有良好的信誉。这个都是商业银行深根互联网重要的一些优势条件的坚实基础,在互联网的思维下,商业银行着眼于平台、产品、信息化三个纬度来开展金融创新,是大有作为。

  以上我讲的像网络上关于关于互联网要取代实体银行的这种言论,就我个人来看,言过其实,在现实的情况下不现实。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第三,互联网思维下的金融平台创新,从我们工商银行的角度来看,金融的平台创新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入手。

  1、建立开放式的电子银行的平台,实现渠道的开放化,比如说你不在我行开户,不在我行的营业网点服务的范围,这些都没有什么关系,我们为客户建立了互联网银行的统一身份,提供统一通行证,登陆与认证服务。统一通行证的互联网银行业的操作。你不是我工商银行的客户,也没有我们工商银行的折,你也可以享受我们工商银行的产品信息。

  3、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工商银行有个电子商务平台叫做容易购,现在我们也在积极的推进B2B的平台建设,在统一的平台下建设电商平台,搭建电子商务体系,我们现在是民商、民店民品都进入了这个平台。

  4、建设移动金融平台,近年来工商银行把移动支付作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扩充手机银行业务功能,强化移动支付创新,扩大二维码的技术范围。同时我们对手机银行的服务界面,用户体验,以及产品再造都进行了专业化的创新和改善。

  5、建设智能服务平台,推动短信客服、微信客服、网上在线客服,全渠道的智能机器人自动服务,建立高效智能的客户体系,创新实施拟人化的交付新模式。

  第四,互联网思维金融产品创新,近期推出了一些利用大数据研发出的新产品,像我们全金融消费贷款,叫易贷业务,大数据对客户的信息进行评估,客户可以贷多少款,实际上我们已经评估好了,把你在商店和网上刷卡消费的时候,达到了一定的额度,工商银行马上提醒客户,是否需要贷款,一年两年以上的消费贷款,由客户自行决定,自行操作这个是非常便利的。客户同意了贷款,也不需要办理任何的抵押手续。我们通过电商的销售和资金的数字,可以给电商线上线上的商品提供小额信贷,改变过去银行贷款办抵押担保的做法。另外我们向消费者研发了积分、转账、手机二维码应用等创新产品。理财缴费手机银行客户端,短信银行等,重点产品都进行了功能的提升。

  同时还借鉴互联网的思维,工商银行在积极的研究并推进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创新,我们开发出具有快速的理财产品系统功能,推出了手机商城,推荐商铺数据分析报告,打造开放式电子银行产品。在网站、网银、手机银行、B2C,深入开展客户的工程。

  第五,互联网思维中的金融信息化创新。信息化的银行建设,这个包括各个节点企业的交易信息,金融信息、物流信息、宏观、微观金融信息在内的所有信息提供。形成一个集成电路板一样的纵横交错的信息网。再比如我们在风险监测这一块,我们发现信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如果信息对称了有足够的信息量,一般而言是能够发现或者防范金融风险。所以未来判断风险不可能像我们现在靠客户经理到现场去调查,去审查、去评估,今后可能更多的是通过数学模型,几百个数学模型展开分析,监控风险。

  第六,互联网金融创新中的风险控制。金融创新更要注重风险控制,在支付领域的风险控制上,交易便捷、支付安全方面的矛盾,也是争议比较多的方面,往往越快越简单,它的风险往往越大。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鲜的支付机构,常用的办法是快捷支付,这个做法确实减少了交易的环节,支付交易也提高,从银行的角度感觉,认证的方式比较弱,安全性相对比较弱,而且在这种模式下,客户支付的安全性更多的是依赖于手机。如果个人的身份信息泄露,手机丢失,或者被木马、病毒攻击,就会造成客户的信息损失。以及核对客户的身份、交付指令的真实性,从而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在金融领域的风控上,互联网企业是通过网上的电商,个人消费者交易数进行大数据的挖掘处理,以这些数据作为互联网的研究和主要的依据,用这些数据判断是否向交易的对象发放贷款,同时对个人业务部在网站或者电商里搜索,客户行为模式分析等等,甚至我们可以精准的销售和定向的服务。当然在以大数据判断风险还处在一个探索期,实际还远不能说成功。目前的数据有局限性,它是碎片化、交易的习惯也是碎片化,正是因为存在部分交易、短暂交易,以及人们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导致的。甚至也不可否认还存在一些虚假的交易,信息诈骗等一些行为。光靠交易消息是不完善的、全面的。就像我们银行,仅仅依靠一个企业的财富信息判断企业的风险状况是不完善的,道理是一样的。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控制能力,把存款变为贷款的转换,从理论上讲他是决定一家金融机构竞争力是否激烈。专业团队、专业经验,数据的分析,将来我们要积极运营大数据技术来识别和判断风险。银行靠传统的方式能力已经难以掌握企业的足够信息,如何运用好大数据来进行信息的挖掘和分析,在与商业银行的传统的优势经验,团队结合起来,就能够使信贷风险的控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

  最后我想对我的发言做一个小结,尽管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风声水起,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增长方式构成了较大的挑战,有着互联网基因的商业银行,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维能否应市而变,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用互联网的思维搭建好平台去汇聚客户,开发好产品吸引客户,利用好大数据信息挖掘和分析服务好目标客户,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洗礼下。让我们拥抱互联网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